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5日電(葉琪 楊翰軒)13日,安岳氣田高石1井區燈二氣藏開發先導試驗井高石009-H4井測試獲日產氣85.96萬方,無阻流量147.58萬方/天。據悉,這是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蜀南氣礦一個月之內擒獲的第三口常規氣高產工業氣流井。目前,三口高產井累計測試日產量達295.40萬方,累計無阻流量561.88萬方/天。

今年以來,安岳氣田高石梯區塊多層系開發先導試驗井連獲高產,捷報頻傳,基礎性大氣田建設如火如荼。這是西南油氣田擔當天然氣加速上產主力軍,以篤行實干見實效的生動實踐。
“十四五”期間,安岳氣田規劃上產170億方,成為西南油氣田規模增儲上產的主戰場。其中,高磨燈四臺內、高石梯燈二及二疊系氣藏等產區蓄勢待發,成為安岳氣田產量的主要增長點。
真信篤行 高產量夯實能源基礎
據了解,安岳地質條件復雜,未開發區受限于當時地質認識,地層劃分不夠精細,裂縫分布認識不夠,選出有利區較為有限。西南油氣田不斷更新、深化認識,勇于一馬當先、挑起重擔,不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把地下資源條件摸清看透。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變儲量為產量,把高產氣虎揪出來!”產量對接會上,西南油氣田的技術員們信心滿滿。近年來,隨著高石梯深層多層系高效開發,像這樣的多專業高產井模式研討會、井位部署交流、產量對接會屢見不鮮,多專業技術人員通過跨專業交流碰撞,激發出思想火花。
西南油氣田聚焦高石梯深層多層系高效開發,積極部署區塊先導試驗和單井試采,井震結合明確優質儲層發育機理及有利區展布,建立高產井模式,深化對未開發區臺內燈四氣藏、燈二氣藏和棲霞組氣藏的動靜態特征認識,進一步落實了開發主體技術對策的適應性,堅定了“十四五”快速上產的信心。
知行合一 高質量突破技術瓶頸
開發路上,面對震旦系、棲霞組儲層非均質性強、儲層鉆遇率低的“攔路虎”,西南油氣田技術管理人員以“鐵腳板”邁過去,以“腳下力”鑿穿困難,堅持“科研與生產”“地質與物探”“地質、工程與經濟”三個一體化,全力破解“卡脖子”的技術難題。
“完鉆一口井、深化一點認識、總結一點經驗。”這是蹲點地質師楊翰軒在每口完鉆井后必須要做的事情。近年來,西南油氣田充分利用完試井動靜態資料,深入分析不同地震響應模式下的優質儲層縱向發育位置,明確先導試驗井實施前后地質認識差異及其根源,形成了水平段靶體確定和井軌跡調整原則。
同時,西南油氣田不斷加強水平段實施過程中的緊密跟蹤分析,充分做到地質-地震-測井相結合,通過精細建模增強了鉆井導向預判性,降低了鉆遇復雜的情況。
目前,高石梯6口先導試驗完鉆井平均水平段長1200米,平均儲層鉆遇率提高至86%,遠超強非均質縫洞型儲層的預期鉆遇率。
真抓實干 高效率跑出上產加速度
從實際出發,提高自己應對復雜環境、復雜問題的能力水平,抓鐵有痕、踏石留印,才能跑出上產“加速度”。
西南油氣田積極組建常規氣地質導向支撐團隊,針對不同儲層類型及分布特點,建立三級管理架構,形成“前后方協同跟蹤、一日兩次例行匯報、復雜當日處理”三項管理制度;聚焦精益井位部署,強化地質跟蹤,優化試油方案,建立高產井模式,提升氣田開發效益,明確了燈二氣藏“表生+準同生雙巖溶控儲”優質儲層發育模式,保障了儲層產能充分釋放和施工成本有效控制,實現了水平段鉆進“換擋提速”。
三口高產井的接連獲氣,展示了安岳氣田高石梯未建區的廣闊潛力。當前,安岳氣田已發現產層5套、累計提交探明儲量1.2萬億方。下一步,未建區計劃建產已箭在弦上,西南油氣田將以更堅定的信念,更堅定的方向,更堅定的步伐,切實端好能源飯碗,匯聚起保障能源安全的強大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