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4日電 (邱薇)2020年,無論對企業還是個人而言,都是充滿挑戰的一年。
但歷史學家湯因比在《歷史研究》中說:“創造是一種遭遇的結果,文明總是在異常困難、而非異常優越的環境中降生。挑戰越大,刺激越大。”
同樣的,幾乎所有的行業發展都符合“湯因比原則”,絕大多數的引領者都是在極端困難的環境下接受挑戰,然后完成了一次全新的創造。
回看2020年融創四川的發展歷程,便是在逆境中勢如破竹、點面開花的一年。
在國家“雙循環”戰略的新環境下,無論是在經濟賦能、城市站位或是履行社會責任方面,都展現出了極具廣度的視野和強勁的生命力,深度踐行了“美好城市共建者”的新內涵。
可以說,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融創四川應該是最值得研究的企業范本之一。
新經濟、新消費助力,填補新型文旅經濟產業空缺
中國城市發展到今天,城市需求已不斷更新進化,只有始終與城市的發展理念高度融合的企業,才能促進城市的良序發展,并與城市依存共生。
因此,越是艱難的時刻,企業越應該轉變思維,將自身優勢去契合城市需求,導入相應的產業,通過做好配套和服務,提升城市能級,助力城市可持續的發展,最終實現與城市的共生。
“后疫情”時代,微旅游、慢休閑、深度假,成為文旅消費的新趨向。而縱觀2020年融創在四川的布局,可謂積極順應了新時期旅游需求的全面釋放,其每一步都把握得很精準,根據不同地域資源優勢,通過產業的升級、環境的改善、配套的打造,讓城市的功能更加完善、生活更加便捷。

成都融創文旅城、環球融創青城溪村以恢弘體量盤踞在都江堰—青城山板塊,環球融創江口水鎮,黑龍灘長島項目,中法愛吉斯小鎮,環球融創未來城則密集的出現在環天府文旅產業帶上,這些巨無霸級項目全產業、大體量、業態互補,為區域、為城市帶來的意義早已超越居住本身。
以成都融創文旅城為例,作為目前成都范圍內體量領先的已投入運營的文旅項目,成都融創文旅城整合融創旗下的地產、服務、文化等產業布局,延續融創文旅全齡、全時、全季和全業態的產品特點,結合融創樂園、雪世界、水世界、星級酒店群、錦秀劇場、濱湖酒吧街等多元消費空間,將歡樂體驗升級,高度符合融創“中國家庭歡樂供應商”的定位,以“一城一色”的業態組合,打造“一程多站”的沉浸式旅程,實現了大型歡樂綜合體與在地文化的融合。
還有位于四川樂高樂園度假區隔壁的環球融創未來城,致力于以集“樂園、公園、教育、居住、配套”為一體的五大生活體系,構建2-12歲家庭歡樂生活的城市范本。

并且,環球融創未來城與四川樂高樂園度假區已形成聯動效應,通過“樂園+商業”的產業閉環,搭建起全新的沉浸式樂園消費新場景。
其中,近期開工的童話小鎮項目將呈現出歐式街區文旅形態,展現魔幻北歐童話風格的同時,與四川樂高樂園度假區的日間游樂相配合,重點提供夜購、夜食、夜游及夜娛服務,完成“24小時全時段”的文旅消費新生態,提供了集文旅、購物、康養、休閑、文創、樂園等多重產業于一體的特色文旅體驗。
無論是成都融創文旅城或是環球融創未來城,都為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體驗式消費新趨勢下,將在四川乃至西南區域掀起一股旅居新潮流。
顯然,面對新階段、新需求,融創的城市開發和產業整合運營能力獲得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和發揮空間。
2020年,是融創深耕四川的第5年,融創為城市群、都市圈的崛起持續賦能,不僅填補了新型文旅經濟產業的空缺,更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宜業宜商宜居宜游的旅居新藍圖。
搭建新平臺、聚力新資源,多維度助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面對前所未有的復雜格局,國家提出加快建設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此基礎上,則更加要求國內各經濟主體互相聯合、緊密合作,同時也更需要政企合作,共筑城市美好未來。
2020年,融創一直致力于以高品質的“新供給”促進“新消費”,服務經濟大循環,為成都建設“三城三都”,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做出積極貢獻。
為此,融創四川緊循政府發展戰略與方針,積極參與城市共建,打造現代化、國際化文旅產業,積極建設公園城市,與政府累計五次大型簽約,其企業發展主基調始終與成都的城市發展步伐高度契合。
此外,圍繞產業端口各項目的重要節點也開展了各項活動,包括文旅城兩大盛典:夏季冰雪節及開城盛事;三大開工奠基儀式:江口水鎮沉銀博物館開工、樂高樂園領銜四川省服務業“4+6”產業項目集中開工、環球融創未來城·童話小鎮奠基儀式;兩大音樂盛會:中法愛吉斯小鎮郎朗成都行活動、文旅城都江堰吉克雋逸音樂節等。
每一個活動都亮點十足,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有效推動了在地經濟的活力。
其中,樂高樂園領銜的四川省服務業“4+6”產業項目集中開工,深入落實了四川省“投資唱主角”“消費促升級”的決策部署,切實踐行了以“新供給”促進“新消費”,促進了區域的開放引領、高端突破,加快了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還有中法愛吉斯小鎮郎朗成都行活動、文旅城都江堰吉克雋逸音樂節,展現了成都建設“三城三都”的人文風貌,成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青城溪村成都都江堰首屆民宿產業發展峰會的舉辦,融創西南民宿產業平臺初具雛形,助力了都江堰加快形成多集群、多品牌、多特色的民宿產業發展格局,以新型民宿產業服務經濟大循環。
與此同時,融創西南民宿產業平臺與融創西南康養服務平臺、融創西南農旅產業平臺形成互補,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加大聚合效應,為美好城市共建提供更多可能。
盡管疫情沖擊下對各行各業并不友好,但當一座又一座的融創文旅項目開業動工,一個又一個的在地活動如火如荼,昭示著復蘇的信心與力量。
這些充分發揮自己的產業資源優勢,活化、串聯各方力量,搭建平臺、聚力當地,建設可持續發展產業生態圈的舉措,構筑起了文旅產業“聚能環”,成為了全域旅游和全域經濟發展的有力推手。
多元化布局、多維度發力的背后,折射出的是融創獨到的戰略眼光,是作為國內頭部企業在當前經濟新格局之下具有的前瞻性考量。
煥新服務力、公益行動力,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越是艱難的時刻,不僅要求企業轉變思維,更需要企業進行價值回歸,發現城市的溫度。
2020年,融創四川一直致力于以用戶思維打造美好社區,不斷提升服務力,去適配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截至12月10日為止,業主總數達84828戶,交付8大項目,總交付面積達1067283.39平米,業主滿意度高達97分。

而致力于美好社區的營造,直接關乎業主的幸福感,對城市而言亦是令更多美好發生的重要契機。
因此,融創四川的服務還融匯在業主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融晴社和v+社群兩大社群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除了歸心秋里節、螢火少年社、七夕節、“超級小飛俠”等大型活動以外,各類體育、音樂、繪畫等社團社群活動也異彩紛呈。
生活方式圍繞著人展開,在融創的社區里,通過群體的相互分享和感染,創造和激發業主的價值認同、提升在社區里的生活參與感,是塑造融創美好生活方式的上層思考。在這里,融創的角色是社區運營的平臺搭建方,通過理念傳導和資源連接,引導社區的主人共建社區生活圈,形成高粘性的生活共同體。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融創始終把社會公益的踐行放在極為重要的位置。
8月中旬以來,四川省樂山市接連遭遇以降雨總量大、影響范圍廣、疊加效應強為的暴雨侵襲。受本地暴雨和上游地區強降雨來水疊加影響,地處三江匯流的樂山遭遇有水文記錄以來的歷史最大汛情。
在四川省房地產業協會的倡議下,融創服務集團四川分公司義不容辭,緊急調配各項目籌備支援物資:雨衣13套、雨靴13雙、鐵鍬5把、消防鏟2套。同時,玖闕府派出5名秩序隊員隨成都市天府新區“防汛救災先鋒隊”前往一線,切實完成防洪救災工作。而這些只是融創公益的很小一部分,一直以來,融創都履行著一個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
2020年,融創四川用優質的服務去擁抱市場、服務C端、反哺社會,堅定地選擇了具有溫度的價值回歸,更加貼近市場、貼近客戶、貼近生活點滴。
小結
事實上,企業是否可以賦予城市價值,是否會為社會帶來正向效應,是否能幫助更多人兌現美好生活的福祉,才是對抗充滿不確定性大環境的唯一方法論。
顯然,在“美好城市共建者”的品牌主張下,融創四川已然用實際行動做出了全新詮釋。在布局廣度、站位高度、服務溫度上,已經為不少同行者做出了很好的范例,完成了從城市運營商到城市經濟、城市產業、城市美好生活賦能者的角色升級,形成了影響四川輻射全國的品牌戰略表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