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6日電 (王利文 湯雁)在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西昌建川電影博物館聚落,電影自1895年誕生至今,百余年的歷史發展軌跡被圖片、文字及相關實物展品等形式展開。參訪完西昌建川電影博物館聚落“百年光影——建川電影文物展”后,美國新龍傳媒集團副社長韋元龍在館中留言簿上寫下“震撼”兩字。

14日至15日,由四川省僑辦、省政府新聞辦和中新社四川分社共同組織的“行走中國·2023海外華文媒體美麗涼山西昌行”活動在西昌啟動。來自14個國家的25家海外華文媒體走進西昌建川電影博物館聚落,聚焦“世界級的電影博物館群”打造。

西昌地處四川省西南部的安寧河谷地區,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也是攀西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有著“月亮城、太陽城、航天城、小春城”等美譽。據現場講解員介紹,西昌建川電影博物館聚落項目是多方共同打造的國家級文旅項目,由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率領電影博物館聚落規劃設計專家團隊進行總體規劃設計。該項目總體布局為17個展館和5大片區,分為“公益性博物館項目”和“西昌建川電影博物館項目”兩大部分,總規劃用地約1260畝,總建筑面積約28萬平方米,總投資約70億元。

在展館實物區,《列寧在一九一八》導演米哈伊爾·羅姆銅制紀念章,電影明星史泰龍的簽名拳擊手套,金雞獎紀念手絹等展品吸引了海外華媒一行的目光。

“這個博物館電影史資料等館藏豐富,中國乃至世界電影發展軌跡一目了然,是對電影史的全面總結。”韋元龍認為,該電影博物館的建設對正在打造“國際生態田園歷史文化名城”的西昌具有里程碑意義,它將助力西昌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旅游休閑目的地,向世界展現西昌歷史文化、傳播西昌聲音。
據了解,該電影博物館群落的中國電影發展館、電影攝影館、故事片陳列館、紀錄片·科教片館等展館建設完成后,包括5萬余張電影海報、1萬余本電影臺本在內的50余萬件來自全球的電影相關藏品將“落戶”西昌,助推世界級的電影博物館群打造,將加快促進西昌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
美國華人網總編輯于天竹表示,西昌建川電影博物館聚落館藏豐富、內容全面,旅游設施配套完善,勢必為涼山州打造四川文藝副中心、建設新時代文化強州和創建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提供重要支撐。
加拿大紅楓林傳媒集團副總編輯、中國行為法學會影視文化法治研究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王群指出,電影是向世界展示四川形象的重要載體,海外華僑華人是中國電影忠實的觀眾。四川有大熊貓、三國文化等豐富的電影題材,相關藝術形象深入人心,應該根植當地鄉村振興、科技發展、非遺傳統、民族文化等方面,深挖貼近群眾生活的電影題材,向世界傳播中國西部的聲音。
“中國電影現在已經走向世界,上海國際電影節近日剛過‘而立之年’,我期待未來,國際性的電影節能在西昌、在四川舉辦,為中國電影國際化進程創造新成就。”王群認為,海外華媒是中國文化的傳承者,應該將傳統文化和現代化成果有機結合,展現四川文化底蘊,為中國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實現多元文化融合做出更大貢獻。
據悉,2023年第八屆涼山彝族火把節暨夏季清涼涼山游系列活動將于7月20日至8月20日舉辦。在此期間,涵蓋電影主題展覽、民族電影研討會、民族電影展映、電影文化體驗等活動的首屆大涼山西昌民族電影周將拉開帷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