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1月24日電(賀劭清 王鵬 王利文)會期4天半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正在成都舉行。23日晚,新聞媒體聯合采訪各民主黨派四川省委會、四川省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各民主黨派四川省委會從不同領域出發,結合黨派優勢,為四川民生實事建言獻策。

2024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民生就在身邊,要用心體味和真正聚焦群眾最關心、最擔心、最鬧心、最期待的問題,每年集中力量抓好辦成30件群眾可感可及的民生實事。要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提高公共服務品質,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圍繞城鄉公共文化空間,民革四川省委會建議,推動城鄉公共文化空間建設提檔升級,探索把基本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項目納入各級政府預算,將創新拓展城鄉公共文化空間列入常設重點項目。同時通過公益性崗位聘用、志愿者招募等方式,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公共文化服務隊伍,打造文化志愿服務品牌。
“由于政策、資金、人才等要素配置問題,目前四川省公共文化機構活力尚未完全激發。”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四川省委會副主委宋秋表示,城鄉公共文化空間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除配套相關政策外,還要鼓勵支持社會資金參與。例如,在相關項目土地出讓、租金繳納、稅收等方面給予適當優惠,并給予優秀分館適當運營補償,優化資源配置。
圍繞教師減負,民進四川省委會建議,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以評價體系建設為牽引,著重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的嚴重內卷,以提質促減負,通過改革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把教師從沉重負擔中解放出來。
“近年來,全社會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給予了高度重視,而對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關注卻還不夠。”四川省政協委員、民進德陽市委會主委張清良表示,當前困擾教師、影響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壓力大、干擾多、亞健康,需要讓教育、學校、教師回歸本位;讓學校、家庭、社會各盡其責;從根本上為教師松綁減壓。
圍繞激發消費活力,農工黨四川省委會建議,多措并舉夯實“能消費”的基礎,包括提高民眾就業增收能力,打通就業堵點,拓寬居民收入來源;支持靈活就業、自主就業、受雇就業、合作就業以及專兼結合等多種就業方式;重點關注農民工、畢業大學生和處于中等收入邊緣的群體。
“還要多管齊下打牢‘敢消費’的支撐。”四川省政協委員、農工黨四川省委會副主委毛中根說,要讓消費者“敢消費”,就要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做好基本消費品保供穩價,以大學、醫院、場館等為依托,強化教育、醫療、體育、養老和托育等公共消費品的有效供給。
在增強消費意愿方面,毛中根建議充分利用數字技術賦能傳統消費領域改造升級和創新消費模式,搶抓春節消費旺季,推動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等大宗消費下沉,利用首店、新品首發的流量效應吸引消費者種草、打卡,引領消費新風尚。“推進企業完善消費者畫像的系統建設,適應消費趨勢變化,推出新消費產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