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28日電 (記者 賀劭清)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有力有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由成都市郫都區新經濟和科技局、綠色氫能產業功能區主辦的“校企雙進·找礦挖寶”西南交通大學智能制造專場活動27日舉行。

本次活動以“校企雙進·找礦挖寶”為主題,依托西南交通大學機械與工程學院在人才技術方面的優勢,共同促進智能制造技術領域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共同推動郫都區智能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
西南交通大學劉思璐老師表示,西南交通大學正在加快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工程,也在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特別是破解企業技術研發難題,西南交通大學可以在創新人才培養、創新資源、技術研發上提供有力支撐,歡迎大家到西南交通大學,也希望大家能夠在西南交通大學找到屬于自己的“寶”。高校作為創新資源的“富礦”,蘊藏著一大批“寶藏”創新成果。
西南交通大學劉思璐老師介紹了機械與工程學院總體情況、科技成果轉化現狀及儲備項目,并發布學院20項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包含車輛環境感知成果、拆廢聚寶智能拆解綠色賦能者、軌道交通裝備復雜機電液一體化裝備與控制技術、復雜環境下軌道交通大型運營和維護裝備的先進制造工藝設計等。
活動上,成都易格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紅光汽車機電有限公司等企業就目前所存在的技術難題發布企業技術需求清單。該清單包含了尋求識別及自動跟蹤技術;尋求節氣門體產品ECU匹配技術、尋求程序編寫技術、尋求斜面上孔口倒角工藝技術等內容。
為深化機械制造領域相關研究,參會企業負責人與西南交大博士團隊圍繞尋求識別及自動跟蹤技術;尋求節氣門體產品ECU匹配技術、尋求程序編寫技術、尋求斜面上孔口倒角工藝技術等項目在會上進行互動交流。雙方就所關心的技術難題、項目研發、成果落地等進行探討。
本次活動以企業需求為出發點、聚焦學院優勢,共同探討校企合作精準對接新模式,下一步郫都校地合作的步伐將繼續前進,組織郫都區企業走進更多的高校院所,在各領域進一步開展深化交流與合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