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17日電(陽帥麒 王依蘭)為進一步推動科普教育,營造“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激發青少年愛國主義情懷和航空報國志向,近日,壤塘縣科學技術協會分別在壤塘縣城關小學、伊里中小學開展以“共筑航空夢 科普向未來”為主題的科普活動。

壤塘縣科協特邀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門正興教授、四川京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李康老師為學生開展科普講座和室外實操活動。他們帶著3D打印機器設備,分別走進了壤塘縣城關小學、伊里中小學開展了一堂別開生面的3D打印課。講座中同學們目不轉睛的盯著3D打印機,只見紫色的耗材從打印機入口經過高溫擠壓,變成一條細線,經過不斷地疊加,栩栩如生的模型逐漸形成,孩子們用好奇的眼神看著神奇的一幕。
伊里中小學四年級一班學生勇措興奮地說:“通過今天這節3D打印課我知道了很多從前不知道的知識,在這節課之前我一直以為模型什么的都是人工制成的,直到今天上了這節課我才知道其實不一定每個模型都是人工制成的,也可以3D打印技術制造,這節課也讓我對科學產生了興趣。”
航空科普講座現場氣氛熱烈,提問互動環節同學們積極踴躍發言,對航空科技知識的求知欲空前高漲,在活潑的氛圍中不僅學習到了許多新穎的航空知識,更是感受到了航空科技帶來的無窮魅力。當講解到飛機的結構及功能時,現場氣氛熱烈,同學們踴躍回答問題,滿懷對航空的好奇與喜愛。
室外實操活動中,在李康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在操場認真地看著拼裝說明書,小心地擺置每一個模塊、或獨自研究、或互相交流、親手制作飛機模型。并在操場上進行飛機飛行表演,當飛機飛行在學校操場,瞬間吸引眾多學生駐足觀看。在飛行表演結束后,還邀請參與飛行表演的學生上臺分享自己的感受。
通過本次航空科普活動,孩子們不僅增長了知識,還開拓了眼界,更重要的是激發了他們對航空事業的興趣和熱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