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旨在從產業、企業、高校等層面入手,通過規劃數字人才未來的“成長地圖”和培育體系,夯實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底座”,發揮數字人才支撐數字經濟的基礎性作用。
數智時代,內容生產需求邁入強需求、視頻化、拼創意的螺旋式升級階段。能夠以十分之一的成本實現千百倍內容生產速度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正越來越多地參與到數字內容的創意性生成,以人機協同方式推助內容價值的釋放。可以說,AIGC已然成為了未來互聯網的內容生成基礎設施。
一直以來,傳媒行業都走在推動科學技術應用落地的前列,無論是5G、大數據、虛擬現實,抑或是AI、元宇宙技術的迭代更新,媒體行業都會在第一時間積極推進實踐探索。特別是自從2022年年底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模型AI誕生以后,AIGC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風靡全球,掀起了新一輪的技術革命。現如今,AI通過變革內容生產生態已然全面滲透到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甚至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社會運行機理的結構性變化。具體到數字化程度高、內容需求豐富的傳媒行業,作為新型內容生產方式的AIGC以新興科技快速迭代重構業界新生態,在帶來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未來。
眾所周知,培養數字人才,教育是基礎,也是重頭。對于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等教育來說,傳媒人才培養應該登上AIGC這趟時代的“高速列車”,面向互聯網、面向AIGC,“審時度勢、精心謀劃、重新布局、主動應對”,將AIGC融入傳媒人才培養過程,構建能夠滿足傳媒行業市場和目標受眾需求的產教融合路徑,培養技術與創意融合、能力與價值并重的復合型人才。
“課堂+實踐”培養:產教融合的路徑
互聯網時代,AI傳媒教育要立足產教融合,構建起課堂與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思路。
一方面,將AIGC融入課程和教學中,建設虛擬智慧教育教學新場景,利用AI技術搭建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算法課堂。通過項目式學習、實驗室研究和實習機會,讓學生在沉浸式、高效率、高效果的學習實踐中,不斷深入理解AIGC技術,實現個性化的創新發展。
另一方面,不斷深化產學研合作實踐,建立產學研合作平臺,聯合影視傳媒機構、相關企業與單位,共建AI實踐教學基地,探索高校與行業、企業協同培養傳媒人才的新機制。按照傳媒行業工作環境打造學習環境,助力傳媒人才的實踐實訓與創新創業發展。讓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參與教育教學過程,提供行業視角、實際案例和市場化項目實踐機會,提升傳媒學生的AI技術能力與內容生產能力,以培養達到業界需要標準的高質量傳媒人才。
“數字+藝術”人才:技術與創意融合
現如今,社會對復合型傳媒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特別是AIGC領域的人才需求。AIGC視閾下,新時代的傳媒人才培養要注重AI技術與藝術的結合,在教會學生相關傳媒藝術創作原理和技能基礎上,培養學生熟練運用現代AI技術進行藝術創新與內容創作的能力。
一方面,教師需要利用AIGC技術實現教與學的場景融合,進以促進教育資源的均衡分配和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探索傳媒教育與信息技術教育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培養學生在掌握傳媒相關專業原理和操作的同時,正確理解和應用自然語言與圖像處理,人機交互、虛擬現實等AIGC技術手段進行內容、用戶設計等,以適應智媒時代的內容創作需求。
另一方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增進對AIGC技術的理解與應用。除了掌握傳媒專業基本知識技能以實現內容創作與營銷的生產效率,還有搭建和微調AI模型的技術應用能力,并對傳媒行業建構起深入全面的了解認知,以創新思維提供創新想法、開拓創新路徑,成為促進傳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專業人士。
“能力+立場”并重:人機協同下的價值回歸
AI技術應用于傳媒內容生產領域,給傳媒行業帶來機遇的同時更帶來了挑戰。媒介對技術的依賴,導致了一部分算法推薦平臺會利用技術工具理性來判斷內容的價值,甚至以點擊率、轉發量等作為考核標準來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這樣背景下生產出來的內容往往會呈現同質化、低俗化的“博眼球”邏輯,十分不利用傳媒行業的良性、可持續的發展。不僅如此,現如今在大數據引擎與算法推薦模式下,用戶的個人數據信息隨時都處于技術監控范圍中,可謂是人人正身處現代紀律社會的“圓形監獄”,隱私安全亟需要被加以保護。
AI“泛在化”背景下,新的傳媒生態與人機協作生產模式重塑從業者角色,以更好地實現內容的創作、生產與傳播。根本上來說,對信息采集而言,技術屬于聚合式的抓取與匹配,并不會對信息內容進行精準把控與識別判斷。這就需要以人機協同進行雙重把關,以進行監管,確保內容生產的價值性與人文性。換句話說,AI技術下的機器內容生產僅是對于數據信息的描述與整合,并不會產生意義層面的深層創造。因此,傳媒教育需要構建起傳媒專業人才培養“能力與立場并重”的價值取向,引領傳媒人才重視內容價值的把控能力,已經對內容的深度挖掘與意義創造的能力,實現在人機協同的把關模式下的內容生產的真實性與客觀性的追求,最終達成內容價值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人工智能背景下,技術的快速迭代賦能傳媒內容新邏輯,重構傳媒行業新生態。AIGC背景倒逼傳媒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理念的革新與升級,傳媒教育教學要在與人工智能的跨界融合中,以智能化、信息化、效率化、云端化營造可持續的、良性的智能傳媒教育教學生態體系,以高質量人才培養滿足傳媒行業發展需要和目標受眾需求,進以教育現實價值的實現引領人才培養的新發展。(作者系四川傳媒學院教授郝雯婧,從事傳媒人才培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