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22日電 (記者 賀劭清)21日,中國-東盟藝術學院在成都舉辦“AIGC應用大時代開啟與高校藝術教育變革”圓桌會議,邀請行業專家展開圓桌對話。

著名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音樂人工智能與音樂信息科技系系主任李小兵,北電數智首席科學家、復旦大學特聘教授竇德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汪建松,天津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動畫藝術系正高級工程師王一夫做客圓桌會議,分享AIGC前沿成果與應用趨勢。
中國-東盟藝術學院院長郁鈞劍在致辭中向與會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他表示,AIGC對高校藝術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必須重新審視傳統的教學模式,結合AI技術的優勢,構建更加靈活和多元化的教學體系。未來的藝術教育不再僅僅是技藝的傳授,而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跨學科能力以及與人工智能協作的能力。
中國-東盟藝術學院學術院長彭吉象主持會議。他談到,為適應國家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要求,探討人工智能背景下如何構建“人工智能+藝術教育”新生態,中國-東盟藝術學院期待通過此次會議,為高校藝術教育的未來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啟示。
李小兵在題為《藝術·AI·新質生產力》的主題發言中,詳細介紹了中央音樂學院近年來在音樂人工智能、電子音樂以及音樂與腦科學等方面的前沿研究。他特別介紹了中央音樂學院積極擁抱新技術,從專業設計、人才引進、實踐發展等多方面積極推動AI與聲樂、作詞作曲、指揮以及抑郁檢測、3D音樂、元宇宙音樂會等前沿項目的開發,這些項目不僅展示了音樂與科技的融合,也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藝術體驗。
中國-東盟藝術學院特聘學術副院長郭道榮主持圓桌對話。與會嘉賓就人工智能與藝術結合對未來的重要性、技術應用與局限性、教育發展和產業落地等角度對行業研究及學院發展提出了建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