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12日電 7月9日至10日,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華西第四醫院醫護團隊和學生志愿者,赴涼山州冕寧縣開展“追尋紅色足跡,服務民族地區衛生健康”活動,開展醫學生思政教育、為當地居民科普義診,并在冕寧縣人民醫院召開座談。
7月9日,醫護師生團隊一行從成都出發,歷經約5個小時的車程,抵達位于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的彝海結盟紀念地。在彝海結盟紀念館內,醫護團隊和學生志愿者們仔細聆聽了講解員講述彝海結盟的故事。紅軍外出證章、旗桿頭、使用過的槍支、大刀等一件件文物,都見證了那段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團結佳話,也是紅軍長征史上光輝的一頁。
走進革命圣地,接受紅色教育洗禮,學生們心潮澎湃。“這是我第一次詳細聆聽彝海結盟的故事,更堅定了我扎根民族地區、做好公共衛生服務的決心。”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專業的一名彝族研究生表示,此行讓她深有感觸。

7月10日,早上8點,冕寧綿綿細雨,但這絲毫沒有阻攔當地居民前來就診的熱情。在冕寧縣人民醫院內臨時搭建的就診點,口腔科、風濕免疫科、心血管內科、腫瘤科等面前都排起長隊。
“周一我就通過醫院公眾號得知華西專家要來,今天一大早就來排隊了。”彝族同胞吉胡嘉嘉莫胃疼好長一段時間了,治療效果一直不明顯,這次過來醫生仔細給他看了胃鏡片子,詳細說了病情,還開了藥,他有信心把病治好。
從上午8點到中午12點多,前來看病的居民源源不斷,醫生們耐心地看報告、問病情、開處方,學生志愿者幫忙維持秩序、講解注意事項,所有人忙得腳不沾地,也倍感充實,僅僅一上午就科普義診患者500余人次。
本次活動期間,華西公衛/華西四院與冕寧縣衛健局、冕寧縣人民醫院和涼山州疾控中心召開了“高校服務基層衛生健康”座談會,圍繞高校服務基層衛生健康、基層衛生人才培養、大學生教育和就業工作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在專家指導、公衛人才培養、科研交流、分級診療等方面達成合作意向。
據悉,此次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華西第四醫院攜手涼山州衛健委,與冕寧縣衛健局和冕寧縣人民醫院共同注入專業力量,將華西的優質醫療資源和專業的技術團隊帶到革命老區冕寧,帶到老百姓家門口,服務當地老百姓健康保健,同時也把醫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堂開設在祖國的大地上,在彝海結盟之地,師生共育、校地共建,共同助力健康中國建設。未來華西公衛/華西四院將持續致力于走進基層、走進民族地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