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9日電 19日,成都地鐵8號線二期、27號線一期正式開通,成都都市圈軌道交通線網運營里程突破670公里,助力成都穩居世界級軌道城市。新線開通后,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將進一步補強,城市通勤將更加便捷,城市空間格局持續優化,產業園區加速升級,軌道與城市深度融合邁上嶄新臺階。
兩條新線的施工歷時55個月,科技創新貫穿全過程,一系列智慧城軌技術創新攬獲多項發明專利獎項,廣泛采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生物識別、邊緣計算等技術,為乘客出行提供覆蓋“行前、進站、安檢、候車、乘車、換乘、出站、到達”全過程的人性化智能服務。這一切離不開成都本土人工智能科技企業成都智元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技支撐。
智元匯是成都市通用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產業商會會長單位,作為成都本土原生的專注于“AI+大數據”技術創新、行業應用的代表性企業,智元匯正以“人工智能+”賦能城市公共交通建設,產品及服務覆蓋國內外十多個大型城市,推動城市公共交通智慧化水平不斷提升。
伴隨著新線開通,成都已累計開通16條軌道交通線路,運營里程超670公里,日均客流量超600萬人次。隨著成都城市軌道交通線網持續加密,城市通勤效率顯著提升,軌道800米覆蓋通勤比重已達到34%,位列全國超大城市第二。由智元匯在成都軌道交通集團指導下建設實施的8號線二期、27號線一期自動售檢票及智慧乘客服務平臺,將在超大規模線網運營過程中發揮數字服務乘客出行、智慧賦能乘運管理的重要作用。
智元匯在五年前研發投產行業首創的“智慧安檢系統”,數字化重構了傳統安檢模式,通過AI判圖、智能檢測、智能告警等技術快速甄別、排查可疑風險,以技術手段實現“人檢”“物檢”“票檢”三合一核驗,智能清掃場站安檢難點盲區;創新性地引入客流預測數據,建立基于客流預測及云邊協同、邊端協同的安檢集中判圖模型,有效構建線網級信息實時搜集與集中處理能力,從而在安檢層面持續保障乘客出行安全與通行效率,全面提升乘客滿意度和場站數字化管理服務水平。

智慧票務系統集售票、檢票、結算和管理功能于一體,綜合運用人工智能、生物識別、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實現乘客自助購票、進出站以及票務處理等功能。乘客可通過多元支付方式購買單程票或充值地鐵卡,也可通過APP、小程序掃碼或刷臉支付等多種方式搭乘地鐵,系統根據票卡類型、進出站信息以及票價規則自動計算票款,并在乘客出站時自動完成扣費。不僅提升了乘客的出行效率,更通過智能化的服務,增強了乘客的出行體驗。
此前由智元匯建設實施的國內首個服務于600公里超大線網的成都軌道交通全線網智慧票務、智慧安檢、智慧車站及智慧乘客服務平臺“AI+大數據”智慧城軌數字生態,也將伴隨成都地鐵不斷擴容升級,不斷在更大范圍里,更多領域中,以更深度的聯結、更高效的手段,服務于現代化城市發展。
智元匯曾助力全球首例地鐵全線網“掃碼乘車”“刷臉乘車”“戴口罩刷臉乘車”“數字城軌三合一”“智慧乘運管理與服務系統”在成都、西安、鄭州、哈爾濱、北京、深圳、太原、蘭州等多個城市落地。
其中,“基于人工智能的刷臉移動支付場景”入選四川省新經濟重點平臺和新場景名單。“城市軌道交通AFC線網融合系統在云架構中的創新與應用”課題榮獲城市軌道交通科技進步二等獎,取得國家一級協會、行業權威機構對于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成果及行業貢獻的高度認可。成都地鐵“數字綜合出行場景創新實踐”榮獲國務院國資委國企數字場景創新三等獎。同時,智元匯還揭榜掛帥四川省人工智能攻關任務書“極道通”交通行業數字化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算法模型系統,該系統將極大提升軌道交通設備的運維效率,確保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