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2日電 (彭鑫 劉玉明)進入冬季,綿陽市三臺縣水利局積極搶抓有利時機,掀起新一輪冬修水利熱潮,為來年農作物灌溉打下堅實基礎。
近日,在三臺縣水網工程(一期)項目蘆溪河治理段施工現場,河段護岸工程施工正如火如荼,工人們忙著修整壩面、鋪設磚塊,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冬季河流水位偏低,降雨較少,有利于施工。”施工現場負責人羅曉磊介紹,通過前期施工已完成蘆溪河護岸工程2.3km,水磨堰堤防工程367m,完成總進度的43%。當前,正加快河道框格梁的澆筑和六楞塊的鋪契。
據悉,蘆溪河治理河長8km,投資5100余萬元,計劃共修建堤防0.64km,護岸5.75km,疏浚長度2.70km。項目完工后,將極大改善沿線農業生產條件,增強農作物抗御旱澇災害能力,促進農業增效增收。
據了解,蘆溪鎮擁有耕地面積6.9萬畝,農業生產用水主要來自于永和堰、團結水庫灌區、廣華寺提灌站等3個灌區,每年需農業生產用水2000萬立方米。今年以來,蘆溪鎮通過水網工程、農業生產用水設施提升行動等項目,整治溝渠共25公里、堰塘14口、提灌站3座。
與此同時,在三臺縣姚家埡團結水庫支渠整治工程施工現場,100余名施工工人以及10余臺大型機械正開足馬力進行現場施工作業,明渠、暗渠的混凝土施工,倒虹管的埋設等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

據了解,姚家埡支渠整治項目是四川省都江堰灌區“十四五”續建配套與現代化23個重點項目之一,項目投資1900余萬元,整治渠道長度達10.318公里。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完成60%以上,預計較合同工期提前20天完工。
“姚家埡支渠因多種原因已荒廢多年,渠系內的群眾生產用水均是通過堰塘蓄水等方式,對當地農業發展造成了較大影響。姚家埡支渠整治項目從9月20日開工,預計今年年底可以全面完工。”三臺縣團結水庫管理中心副主任呂小波介紹,該項目建成后能夠保證1座小一型水庫、5座小二型水庫、185個山坪塘天旱蓄水難問題,能有效解決7000余畝優質水稻、3000余畝制種油菜以及2萬余畝蔬菜種植的灌溉。
今年以來,三臺縣在加快推進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等水利項目建設的同時,持續對全縣塘庫堰、排水泵站等進行全面檢修維護,以確保農田排灌等設備設施正常安全運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積極助力糧食豐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