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2日電(吳平華 王宗強)近日,據高縣農民工服務中心透露,高縣返鄉創業農民工就地創辦各類大小企業已突破3000個,新吸納就業人數1000余人。

隨著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農民工人才回流態勢正逐漸增強,為做好農民工返鄉創業引導服務工作,高縣人社、高縣農民工服務中心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認真執行和用好用活創業就業政策,通過創建返鄉創業示范園,開展技能培訓,提升就業創業資本等工作,從組織領導、政策扶持到服務保障都為農民工創業就業注入了家鄉的溫情。
“現在你的企業運行怎么樣”“用水用電有沒有困難”“板材家具的品質和銷量如何.....”。為幫助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今年以來,高縣農民工服務中心干部職工紛紛走進企業,開展創業“巡診”,幫助返鄉農民工創業找癥結明思路。在高縣來復鎮百花村久晟木業有限公司的家具生產車間里,高縣農民工服務中心同志們詳細了解企業經營情況,積極幫助他們拓寬思路,出主意想辦法,為返鄉創業農民工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見和建議。
胡澤強是高縣來復鎮百花村返鄉創業農民工,也是久晟木業有限公司負責人。2019年,胡澤強從浙江、成都等地打工回鄉創業,先后投入800余萬元,定制最先進的板材家具機器設備,創辦久晟木業有限公司。經過4年的努力,企業逐漸走上正軌,不僅擴大了企業規模,還帶動了本村50余人就業。但激烈的市場競爭,受信息渠道的影響,導致產品的銷售量成為了制約企業發展的一大瓶頸。高縣農民工服務中心同志們在巡診過程中,經過認真調查分析,針對胡澤強家具銷路問題,提出了規范管理,創辦自身品牌和“加快宣傳提高品牌知名度”的意見和建議。2022年胡澤強被評為“四川省返鄉入鄉創業明星”。2023年,胡澤強實現年產量2萬平方米,年產值1千多萬元。
春節將至,在高縣羅場鎮馬店村,張曉琴與丈夫余三娃正忙著檢查每一個煙熏后的板鴨,生怕有一點質量問題。2019年,張曉琴夫婦返鄉創業,開辦美食小作坊,做起了板鴨生意。經過幾年的努力,先后投資500余萬元,擴大美食小作坊規模,成立高縣相燚食品有限公司,創建“余三娃板鴨”品牌。在加工車間,工人們正在用手工一根根的拔去殘留的鴨毛。張曉琴介紹說,他們一直以“傳承弘揚制作技藝,精工制作食品”為宗旨,所有鴨毛全部由人工處理,絕不使用松香等任何脫毛材料,要讓消費者食用安全,吃得放心。張曉琴說,當前急需提高品牌知名度,讓“余三娃板鴨”走出宜賓,走出四川。高縣農民工服務中心同志們針對這一情況,積極幫助其出主意,想辦法,提高品牌知名度,并通過微信平臺、抖音、新媒體等線上線下推介高縣返鄉創業品牌,講述農民工返鄉創業故事。
截至目前,該公司年加工制作板鴨3萬余只,年產值400余萬元。腌臘制品不僅滿足當地百姓常年需要外,還通過網絡平臺遠銷全國各地。2019年以來,“余三娃板鴨”先后被收錄進高縣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榮獲四川電視臺推薦美食等獎項。
創業“巡診”找癥結,助力返鄉創業思路明。高縣人社、高縣農民工服務中心通過走基層,訪企業,與返鄉創業就業農民工促膝談心,詳細了解返鄉創業農民工的實際情況,為他們出謀劃策,把中央“促進更高質量充分就業”精神落地落實。據悉,高縣今年以來發放創業擔保貸款已超過1億元,農民工就近就業補貼25.66萬元。完成勞務品牌、返鄉創業培訓1170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