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9日電 (甘超)如何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讓村民富起來?2023年以來,康定市塔公鎮八郎村探索數字賦能鄉村振興新模式,聯合康定市聯通公司成立農村通信合作社,努力走出一條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新路徑。

“過去我家寬帶、電話、電視等每月要花費200多元,使用“數字鄉村”平臺后,每月資費下降了三成左右。”塔公鎮八郎村村民仁清稱,合作社成立后不僅將優質的千兆通信網絡送到村民身邊,還可盤活村集體資產,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和仁清一樣,在塔公鎮八郎村,許多人都真切感受到了數字鄉村賦能帶來的方便、快捷與高效。
塔公鎮八郎村農村通信合作社成立以來,該村逐步建立起了5G網絡、光纖寬帶,村民在感受數字化生活服務的同時,也增強了村集體經濟自身“造血”功能。目前,康定市聯通公司投入30萬元新建基站,布放光纜,建設千兆寬帶光交箱。并為村里安裝了太陽能360度觀景監測及村級大喇叭,煙感以及監控等設施設備,實現入社用戶20余戶。“預計一期“數字鄉村”平臺一年至少可給村集體經濟增收1.6萬元。”康定市聯通公司工作人員稱,“數字鄉村”平臺為村民提供基本通信服務同時,還利用大數據、遠程監控、感知源等信息化技術實現星空營地、懸崖餐廳、村民房屋監測和APP或PC端遠程喊話等功能。另外,還可將該村交通、治安、環境等情況“一屏匯聚”,為鄉村治理插上“智慧翅膀”。
康定市聯通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數字鄉村”合作項目為契機,持續深化信息惠民服務,推進“數字鄉村”平臺二、三期建設,為村民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通信服務,讓村民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紅利,助力鄉村振興。“下一步,將探索建立更加優化和科學的數字化平臺,做到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全面實現以數字經濟助推城鄉融合。”康定市委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