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1日電 (何建平)1月11日,在綿陽市游仙區石馬鎮天林村,天星堰灌區2023—2025年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建設現場,在箱涵(暗渠)、隧洞施工段,工程車輛來回穿梭,大型機械加緊作業,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進行隧洞掘進、渠道混凝土澆筑等施工工序,建設現場熱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

“天星堰灌區建設項目作為線性工程,實行分段施工,建設內容主要為整治干渠、支渠、水閘、人行橋、穿路涵洞、新建巡渠管護道路等。目前,項目施工已完成總工程量的50%左右。”該項目現場監理工程師胡明介紹。
據了解,綿陽市游仙區天星堰灌區建于1928年,由于工程運行時間長,渠系及建筑物老化嚴重,渠道滲漏量大等問題,已不再適應灌區科學管理要求。同時,根據省水利廳相關工作通知要求,整治改造天星堰灌區勢在必行,天星堰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也是保障區域糧食安全、城鄉區域人飲安全,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惠及群眾的切實需要。

為推動工程項目早日投入使用產生社會經濟效益,游仙區水利局、施工方、監理方及屬地黨委政府齊心協力、相互配合,重安全、保質量,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我們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通過現場設置安全警示標識標牌、每日安全巡查等一系列措施,來保障工程項目的順利推進及完成。”胡明說,該項目于2023年9月開工,預計2024年5月底全面完成。
“項目完成后,灌面將恢復1.83萬畝,新增改善灌面0.94萬畝,整個有效灌面提升至2.77萬畝。據測算,每年將新增糧食生產能力448萬公斤,效益產值將增加1518萬元。”游仙區水利局水利水保股股長賈國強說道。
“另外,每年可以新增節水256萬立方,供水能力將增加441萬立方,灌區復種指數將由185%升至223%,農民人均將增收340元。”賈國強說,同時,還將為石馬鎮的工業企業等提供充足的水源保障,對周邊的生態環境改善、涵養水源都具有良好效益。
與此同時,游仙區總投資金額9337萬元的“十四武”武都引水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工程建設正在進行,整治武引渠道總長43.53公里。接下來,計劃總投資6000萬元的惠澤堰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也將開工建設,將對惠澤堰灌區22.79公里渠道進行整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