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1日電 (李春梅 劉玉明)2月20日,走進綿陽市三臺縣潼川鎮橙園村,成片的蔬菜水果大棚映入眼簾,三三兩兩的農人穿梭在田間地頭忙碌備耕。
走進位于該村的越晴農場褐靈菇試種基地,在陽光的照耀下,一朵朵鮮嫩肥碩的褐靈菇宛如盛開在地上的雪蓮花,團團簇簇,長勢喜人,一群游客正散布其間拍照采摘。

游客唐大姐雙手捧起一朵蘑菇禁不住贊嘆:“哇,像草帽這么大的蘑菇,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呢!”
褐靈菇豐收了,不僅陸續吸引了一大批慕名前來采摘嘗鮮的游客,更是讓經營越晴農場10余年的農場主李曉晴喜上心頭,嘗到了試種農產品新品種的甜頭。
據李曉晴介紹,從2013年在橙園村承包100余畝地種植葡萄、李子、火龍果等果蔬農產品以來,李曉晴一直在農旅融合的路上摸索,不僅一手抓農產品種植,一手依托農產品興辦鄉村采摘節,并按時令推出農家特色菜品吸引周邊游客。
2023年末,這片褐靈菇生長的地方種植的還是品種老舊的葡萄,今年初,經過多方考察和實地“取經”,李曉晴推陳出新,決定依托農場臨近凱江河的優良生態環境,大膽調整產業結構,從河南引進了褐靈菇的培育種植技術,豐富新業態的同時,也有效拓寬了增收新渠道。

“褐靈菇單株最重可達到21斤,今年試種比較成功。”李曉晴笑著說,“畝產在6000斤左右,鮮蘑菇銷售的價格是15元一斤,目前主要以生態采摘為主,讓游客現摘、現在農場廚房烹制食用,另外有一部分銷售到高檔酒店。”
據介紹,褐靈菇和一般的菌類種植模式不同,可直接入土栽植,只要控制好溫濕度,就可正常出菇。其體型較一般菌類大,菇葉長大散開后產量高,富含十多種人體所需氨基酸,可用于食用和多糖熬制,備受市場青睞。
闖出一條“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農旅產業融合之路,是李曉晴作為新農人追求的夢想。“試種成功后,下一步就計劃熬制多糖,擴大規模生產,同時帶動周邊百姓一起增收致富。”李曉晴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