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3日電 (吳平華 單華燕)12日,參加宜賓市第四屆茶產業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的選手們齊聚這里,來一場指尖上的“較量”。“好氣候好茶葉好政策”。珙縣紅運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何明剛認為,這九個字就是此次大賽眷顧這座“山城”的重要原因。

何明剛是珙縣“90后”茶二代,2015年,他從成都回到曹營鎮繼承了岳父的茶園和茶廠,并豪情滿懷的立下了讓茶葉成為百姓“綠色取款機”的錚錚誓言。
“去年我們專合社一年的銷售額是100萬元,今年四月已經達到100萬元了。”說這話時,何明剛掩飾不住心中的喜悅,興致勃勃地聊起了自己第一次去雅安開拓市場的故事。

一大早,何明剛就趕到雅安,迅速擺好“茶攤”,取出茶葉準備給一位茶商泡茶,茶商直接拒絕,直言自己從十幾歲開始炒茶,已經干30年了,通過茶色,一眼就看出的炒茶火候還沒到家。
“人不可貌相,茶不可不嘗。”何明剛一邊說著玩笑話,一邊把泡好的茶遞給茶商。
“口感不錯,不錯,真不錯,如果提高制茶技術,那就太完美了,技術方面我們有經驗。”茶商品了一口茶后,一改剛才的態度,饒有興致的和何明剛聊起了未來的“共贏”之路。
好生態,孕茶香。曹營鎮高海拔、低緯度、日照少的氣候條件,使得茶葉中營養物質充分積累,孕育出春茶鮮香濃醇的滋味。“首戰告捷”的何明剛信心倍增:“我們這從云端而來的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凸顯出了絕對的質量優勢,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技術上虛心拜師,學習各種加工工藝,苦練‘本領’。”
市場拓寬了,隨之而來的就是擴建廠房、購置新設備。如何解決資金難題?幾經波折,何明剛在鎮政府的協調下終于在銀行申請到了貸款,但是還不夠。就在一籌莫展之時,曹營鎮政府又打來電話,說專合社符合申報項目補助資金條件。“真的是雪中送炭呀,解決了我燃眉之急,那一刻的幸福感無與倫比。”何明剛在滿懷感激之余,也更加堅定了帶領茶農共同致富的初心:“黨的政策這么好,我的愿望就是希望鄉親們在家門口就有活干,既掙票子、又管孩子。”
“今年的春茶每畝可采兩百斤左右,我種了六十多畝,總收成大約一萬二千斤,總產值五六萬元左右,這要感謝何明剛在茶園管理和采摘技術上對我的幫助。”紅衛村茶葉種植戶王光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在何明剛的帶動下,專業合作社已有成員220戶,茶葉種植總面積達8000畝,建立了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的茶葉加工廠,擁有“隱龍香茗”自有品牌,同時正在申報”綠色食品“、”綠色無公害”基地等,帶動了紅光村、紅衛村1300多村民種茶致富。
談到未來,何明剛更是滿懷期待:“2024年,珙縣茶產業發展“一穩、三升、一改”“接二連三”的總體思路給我吃了定心丸,讓我看到了廣闊天地大有可為,茶業的未來更有無限可能。”
香茗百年、福澤一方、衣食萬姓。珙縣茶人與茶葉的故事未完待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