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4日電 (韓沁 梁隆宇)初夏時節,蔬果飄香。走進瀘州市納溪區白節鎮玉水村蔬菜基地,連片的大棚綿延鋪展,抬眼望去滿棚皆綠,生機蓬勃,村民在大棚里忙著采摘、裝筐,盡情享受豐收的喜悅。

“這些絲瓜和黃瓜都是昨天晚上商家在手機上預定的。”5月20日一大早,菜農劉私明已經在田地里忙碌起來。“現在都流行網上下單,接到訂單后我們會按照商家來拉貨的時間,在最恰當的時間進行采摘,保證蔬菜的新鮮度。”
據悉,該蔬菜基地占地1600畝,分為露天和大棚兩種類型。其中,大棚面積為650畝,主要種植黃瓜、茄子、辣椒等。露天面積為950畝,主要以種植白菜、絲瓜、豆角為主。“我們施肥主要都用農家肥,這樣種出來的蔬菜才會更綠色、更健康。”劉私明說,由于基地離城區近,蔬菜品質又好,所以深受廣大商家歡迎,每天上午基地門口都停滿了前來收購蔬菜的小貨車。
“我每天都會來這里收購蔬菜拿到市場上去賣,這里的蔬菜在市場上的反響很好,拉一車出去不一會兒就賣完了。”蔬菜收購商李壽剛說。
蔬菜銷量好,村民們的種植積極性也越來越高。“2008年,村里成立了瀘州納溪玉金蔬菜專業合作社。目前,全村已有710戶村民參與其中,除蔬菜種植外,還通過務工、技術服務等解決周邊群眾就業問題,增加群眾收入。”玉水村黨總支部書記黃春說,今年預計年產值可達到1300萬元。
近年來,納溪區通過實施“興菜富農”戰略,采取“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多元投入”等方式,引導農民進行“糧—菜”“菜—菜”“果—菜”輪作,拎穩“糧袋子”和“菜籃子”。同時,納溪區還強力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注重蔬菜產業升級,強化科技服務,重點發展綠色、無公害、品牌蔬菜,利用電商平臺線上線下并駕銷售,助力農民增收致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