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2日電 (吳平華 羅景萍)近日,行走在高縣的廣袤鄉村,一幅幅鄉村美景映入眼簾。干凈整潔的鄉村公路蜿蜒鄉間,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與綠水青山相映成趣,以“講文明、樹新風、興產業”為主題的文化墻繪點綴其間,和美鄉村新畫卷躍然眼前。

一村之美,始于文明。近年來,高縣持續深化拓展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抓手,不斷提升農村文明素質、培育文明新風、豐富文化底蘊,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用文明之花扮靚美麗鄉村,讓群眾收獲了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增“顏值”添“氣質” 塑造美麗鄉村新風貌
農家小樓窗明幾凈、房前屋后鮮花點綴,黑亮的瀝青道路直通村民家門口。走進高縣來復鎮大屋村,如同花園一般的人居環境讓人眼前一亮。
57歲的村民劉元兵打掃完院子衛生后,用自家手工炒制的茶葉沏了一壺茶,愜意地坐在院子里,觀賞著庭院中的一草一木,盡情享受著自己的田園生活。
“以前村里臟亂差不說,自家衛生也馬馬虎虎,這些年村里產業發展起來了,經濟條件好了,大家都住進了新樓房,你看,現在到處干干凈凈,生活舒暢得很。”提及村里變化劉元兵感慨不已。
這樣的變化不止發生在大屋村。近年來,高縣把和美鄉村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之一,深入推進農村垃圾治理、污水處理、廁所革命、村莊清潔、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五大行動”和“百村示范、千村達標”工程,讓一個個鄉村華麗“蝶變”,實現“一處美”向“一片美”轉變。同時,通過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農村電氣通訊網絡化、農村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措施,全力打造農村群眾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
美麗鄉村建設要有“顏值”更要有“氣質”。走進高縣落潤鎮公益村,道路兩旁的農家院墻上,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創意墻繪與茶山風光相映成趣,文明之風撲面而來。
如今,在高縣各鄉村“亮家風傳家訓”、各類“評優評先”、感恩教育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崇尚文明和諧的新風尚滌蕩鄉村,“德治+法治+自治”的鄉村治理新格局正在形成,讓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人們感受著可喜的變化。
用活文化陣地 點亮鄉村多彩生活
傍晚,高縣慶嶺鎮文武村的百畝荷塘,蓮蓬搖曳,荷香四溢。村黨群服務中心文化院壩上,三三兩兩的村民和著音樂節拍跳起了歡快的舞蹈,一旁觀看的村民攀談正歡....。.
“腰包鼓起來了,生活也要跟著豐富起來。”文武村黨支部書記何模花介紹,為進一步提升凝聚力,該村依托村黨群服務中心這一新陣地,增設了農家書屋、農民夜校、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體廣場等新陣地,通過開展各類志愿服務、培訓活動、文藝匯演,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盡享“文化大餐”,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培育文明鄉風。
“空閑時候大家組織起跳壩壩舞,生活豐富了,人也精神多了”“平日里可以來看看書,還有各種各樣的農技培訓,能學到很多東西”……文化陣地活起來,村民辦事有了場所、健身有了地方、凝集黨群人心有了陣地,村里大小事情在這里商量,“村晚”年年在這里上演,日益豐富的文化供給正讓群眾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文明新風拂,滿目幸福景。如今,一個個美麗鄉村在文化的浸潤下,潛移默化地發生著改變。鄉村文化春風化雨,志愿服務蔚然成風,文明實踐溫潤心田,獲得感、滿足感洋溢在廣大群眾幸福的笑臉上,人們正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奔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新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