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15日電 (岳亮 張書浩)秋播一粒“籽”,夏收萬斤“油”。14日,巴中市平昌縣白衣鎮優質糧油基地里,農機手正駕駛著油菜精量播種機沿著田塊來回穿梭,旋耕、播種、施肥、覆土……一個小時左右,一塊5畝的農田變成一壟壟油菜田。

“這個油菜直播機一天可播種60余畝,這在以前需要五六十個勞動力才能完成,機械化極大節省了生產成本,提高了播種效率。”農機手馬曉東說。
“我們今年計劃種植油菜近1000畝,每天3臺機器同時作業,預計本周內完成直播。”白衣鎮優質糧油基地負責人何春熹介紹,新型油菜精量播種機配備了電驅排種控制系統和漏播檢測系統,不僅能夠降低種子用量,還能實現精量播種、均勻播種。

據了解,今年白衣鎮油菜栽種已全面展開,計劃種植油菜1.3萬余畝。目前,該地以糧油協調發展為基礎,通過推廣油菜機械化播種等方式,積極推進“糧油輪作”,讓“冬閑田”變為“增收地”。
“我們大力推廣精量播種機和無人機播種的方式,降低勞動強度,提升油菜播種率,增加農戶的經濟效益。”平昌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平昌縣嚴格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大力推廣油菜全程機械化生產,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0%。今年平昌縣計劃種植油菜43.3萬畝,預計10月底全面完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