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26日電(伍排勇 劉毅 王蘭)“今年大豆豐收了,這幾天天氣好,我們把豆子打出來,就可以賣了。”10月24日,乘著晴好天氣,汶川縣漩口鎮集中村的村民們正在忙著對采收的大豆進行脫粒收倉。現場十多位村民分工配合,將晾曬干的大豆苗運送到大豆脫粒機上進行脫粒處理,只見隨著機器的轟鳴聲,一粒粒金黃的大豆便從機器中脫離而出。

為充分利用土地資源,依托吊瓜基地、中藥材基地等林下空間以及玉米、土豆等種植空間,汶川縣漩口鎮通過發展大豆間種、套種等種植模式,實現了增產增收。同時,村集體通過發展林下大豆間種不僅為村民在家門口帶來就業機會,也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帶來增收空間。“今年,我們集中村利用吊瓜基地下的空間,間種了20余畝大豆,目前產量預計在2000斤以上,村兩委以低于市場價以3元一斤的價格銷售給村民,預計能為村集體帶來6000元收入。”漩口鎮集中村黨支部書記郭文芳表示,通過在集體吊瓜基地中發展林下大豆間種,不僅在種植、收獲期間為當地村民帶來了就業機會,也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創收。
在大豆收獲現場,一派忙碌景象,為了讓脫粒的大豆顆粒歸倉,兩位村民利用專業工具,將大豆進行初篩,把較大的莖葉清除后,并用老式的風簸機再次將大豆進行篩選處理,進一步分離大豆和根葉。隨著風簸機搖曳的聲響,一顆顆干凈的大豆便成功脫離裝袋。今年以來,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擴面推廣大豆種植,漩口鎮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大力發展大豆種植,不斷增加糧食種植面積,讓村民把空閑的土地“活”起來。今年全鎮大豆凈種467.8畝,套種222.6畝,大豆凈種產量在350斤每畝,套種產量在130斤每畝,通過大豆種植有效促進了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同時,為推動大豆種植,今年汶川縣統籌安排資金85萬元,購買大豆良種3.4噸,免費發放給農戶種植,落實每畝200元的大豆、玉米種植補貼,結合實際積極推廣玉米+大豆糧糧種植,因地制宜探索“獼猴桃+大豆”“茶+大豆”“甜櫻桃+大豆”“脆李子+大豆”等糧經種植,全力推進大豆種植擴面,實現“一田雙收”,全縣實際種植大豆面積7448畝,超目標任務1478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