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7日電 (擁西)12月27日清晨,26歲的廣元小伙許金輝吃過早飯,告別妻子,走進出藏房,快步向自己工作的酒店走去,抵達后許金輝迅速換好工裝、整理好儀容,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酒店大廳里音樂舒緩、咖啡飄香,陽光透過巨大的落地窗鋪撒進來,一片溫暖。“德木阿應,確啟的果嘞?(您好,請問您需要什么?)”許金輝微笑著跟前來喝咖啡的客人打招呼。許金輝的妻子是新一村本地人,耳濡目染下,許金輝已學會了用簡單的藏語交流。相比剛回到村里時的迷茫不知所措,如今的許金輝似乎換了一個人。
2023年3月,李英的父親摔倒后中風癱瘓,在成都打工的許金輝和李英不得已雙雙辭職回到家鄉照顧老人,沒有了收入來源,還有一大筆醫藥費需要支付,夫妻倆一籌莫展。也正是在這一年,康定市印發了支持旅游民宿發展九條措施。其中提到,鼓勵精品建設,對新建成運營1年以上且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超過1000萬元的精品民宿給予獎勵。彼時,在鄉村振興各項政策的支持下,“企業+村集體”的合作模式在康定農牧區蔚然興起,這家按照五星級標準打造的高端酒店——帕瑞南卡,開始在村頭一片荒地上動工修建起來。
為了生計,許金輝跟村民一起到建筑工地打零工。2024年8月酒店正式營業,憑著誠實穩重的性格和自己所學的酒店管理專業,許金輝從建筑工地的小工順利轉型為高端酒店的員工。妻子也在家對面的木亞嘉絨傾城民宿上班,兩人每月工資加起來近1萬元,上班環境好、離家近,還能照顧老人,這讓許金輝心里很踏實。“在酒店能學到很多東西,以后想向職業經理這個方向努努力,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經歷了生活的艱難困苦,也體悟到勤奮努力的價值,許金輝對未來有了更清晰的目標感。

酒店展示廳內,陳列著古老的氆氌織機和上百件牛羊毛及氆氌制品,設計師從傳統技藝中獲取靈感,為每一件作品賦予了新的生命。“這既是一家酒店,也是新都橋鎮第一家氆氌文創基地。”23歲的德吉翁姆帶著酒店客人參觀氆氌文創展示區,熟悉的藏民族傳統工藝有了創造性的轉換,她覺得非常自豪。
德吉翁姆是新一村人,2022年畢業于幼師專業,為減輕家庭負擔,她邊備考邊找工作,應聘為酒店工作人員。向客人介紹氆氌編織工藝是她的工作職責之一。相比剛來酒店時的害羞內向,她變得越來越從容大方。
德吉翁姆每天從家到酒店不到10分鐘,對于她來說,這份工作離家近、待遇好,4000元底薪的月工資為只有一個勞動力的六口之家帶來了一份可觀的經濟補貼。年初,新一村以35畝村集體荒地以及政府專項資金200萬元入股帕瑞南卡度假酒店,占40%股份。酒店承諾每年保底分紅新一村10萬元,經營收入超過10萬元后,新一村可分紅20%。這樣的合作模式讓村民們看到了希望,新一村及周邊共有19人在酒店就業。“以前總覺得必須考到體制內才有保障,接觸酒店管理后發現這里面也大有學問,見識越多就越覺得自己知道的太少,未來的路還有很多可能吧。”德吉翁姆稱。
許金輝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德吉翁姆在鍛煉中收獲了成長,而他們只是鄉村振興大潮中的兩朵浪花。名字中帶“新”的新都橋,要蹚出一條發展文旅的新路子。

隨著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等重大政策舉措落實和康新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工程相繼實施,康定文旅也迎來了創新發展的窗口期、綠色發展的黃金期、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期。“以高端特色民宿為標桿,輻射帶動周邊旅游發展,通過‘路邊經濟’模式,打造一批休閑觀光‘打卡點’集群。”康定新都橋鎮黨委副書記譚雪鋒表示。
2024年以來,康定市以打造大貢嘎山地人文旅游度假目的地為抓手,加快“7+1”文旅產業集群建設。投入3.4億元打造民宿客棧1444家,實現營業收入4.8億元。“文旅+農業”“文旅+工業”“文旅+戶外”“文旅+鄉村振興”“文旅+綠道”“文旅+景區”“文旅+文創”,產業鏈條在不斷延伸,旅游產品正在實現“跨界融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