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7日電 (唐渝川)4月17日,在德陽黃許鄒氏鹿頭禽蛋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工人在加緊趕制皮蛋、咸蛋等訂單產品。

該公司皮蛋生產車間內,工人動作嫻熟,或選蛋,或裹泥,或拍蛋,或裝箱....。.一派忙碌景象。“為備戰端午節日市場,工人加班加點趕訂單,確保如期交貨,滿足市場需求。目前,公司訂單充足、產銷兩旺。”該公司銷售經理劉春蓮說。
早在清朝末期,黃許民間就有制作“裹泥蛋”的傳統。改革開放后,黃許鹿頭皮蛋第三代傳承人鄒永瓊通過技術革新以及工藝改進,將“裹泥蛋”的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結合,進行挑選優質新鮮鴨蛋集中下缸,用特制的料水浸泡20天左右,再用加入了多種香料的泥土、谷殼包裹自然風干,這種鹿頭皮蛋制作技藝被列入市、區兩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了解,該公司生產的松花皮蛋采用古法配方、非遺技藝、手工制作,需經過10多道工序、4重質量檢測、20多天自然熟化而成。去殼后的松花皮蛋和咸鴨蛋,是德陽鄉土美食的代表之一,其醇香味美,風味獨特,一“蛋”入口滿嘴香。
該公司總經理張丹介紹說,采取“線上+線下”和“訂單+”銷售模式,松花皮蛋、五香油沙鹽蛋、雙味鹽皮蛋等產品暢銷全國各地。今年蛋制品銷售額將超過3000萬元,帶動周邊160余人就近就業,年人均收入4萬余元。

在傳承非遺技藝的同時,該公司不斷開發新產品、引進新設備,擦亮“老字號”金字招牌。截至目前,已開發了5款蛋類產品,引進了現代化選蛋機、鹽蛋生產設備和殺菌設備等。
在五香油沙鹽蛋生產線上,選蛋、裹泥、腌制、清洗、包裝等工序一條龍完成,工人只需要完成挑揀等工作。“以前咸蛋生產需要30多人,現在采用自動生產線后,只需要10個人,每天能生產15萬個咸蛋。”劉春蓮介紹,2020年引進了兩條咸蛋生產線,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據悉,旌陽區黃許鎮現有皮蛋咸蛋生產企業6家,年產值過億元,提供就業崗位400余個。該鎮在做好企業服務管理的同時,將進一步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擦亮產品品牌,助力鄉村振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