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監管長出牙齒,四川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再開罰單。3月1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官網發布了一則行政處罰決定,四川省水泥協會和6家水泥生產企業因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違反《反壟斷法》,遭到行政處罰。其中,四川省水泥協會被處罰50萬元,為頂格處罰;1家水泥企業免于行政處罰,其余5家企業合計被罰沒約5931萬元。
六家水泥經營者統一提價
不接受漲價就要斷供
2017年7月,四川省發改委從多個途徑收到反映四川省水泥協會組織本行業經營者聯合漲價的舉報。經初步核查后,四川省發改委于當月20日正式對四川省水泥協會及涉嫌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的六家水泥經營者予以立案調查。
機構改革后,該案的調查處理由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繼續履行。經查明,2016年10月,四川省水泥協會以扭轉水泥市場價格下滑、實現行業扭虧為由,通過會議組織和推動具有競爭關系的六家水泥經營者(四川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四川峨勝水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亞東水泥有限公司、四川雙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星船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及四川峨眉山佛光水泥有限公司)在市場占有率高、下游用戶集中的成都區域內推漲散裝水泥價格,達成并實施統一散裝水泥漲價時間、調價幅度的壟斷協議,其他地區的水泥企業和下游用戶難以對其形成供給和需求替代。
2016年10月11日,四川省水泥協會組織六家經營者在成都市召開“十月份復價減虧工作推進會”,決定所有品種散裝水泥調價方案,并統一制定發送給客戶的調價函參考版本。在實施漲價的同時,四川省水泥協會還組織六家水泥經營者以成都五大商混客戶站點為重點,開展價格復位期間對未確認漲價客戶的統一聯合停供、同業互相監督的聯合辦公,并向六家水泥經營者抽調的聯合辦公員工以協會名義發放加班補貼,以監督保障協議的實施。
組織實施壟斷違法情節較重
四川水泥協會被罰50萬元
從違法情節看,所達成的壟斷協議嚴重排除、限制了成都地區散裝水泥市場的競爭,使相對落后產能不能及時淘汰,不利于行業的長期發展。同時,四川省水泥協會組織六家水泥經營者對不接受價格上漲的下游企業采取斷供措施,加重下游企業負擔并造成水泥供應緊張。此外,立案調查開始后,四川省水泥協會在明知其行為涉嫌違反《反壟斷法》的情況下,沒有主動消除或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因此,四川市場監管局決定,責令四川省水泥協會停止違法行為,并處以罰款50萬元。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