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勞動模范楊華順(左)在景區工會驛站書屋了解藏書情況
“一有空,我就要來景區驛站,喝喝茶,看看書,和棋友拼殺幾盤,簡直太巴適了哦。”8月13日,全國勞動模范、米易縣龍塘村村民楊華順高興地說。
楊華順說的驛站,是米易縣總工會建在顓頊龍洞景區的工會驛站。作為米易縣首個景區工會驛站,其配套的服務設施和優質的服務內容,讓來這個國家4A級景區游玩的游客、當地村民和景區工作人員贊不絕口。
米易縣現有景區6個,其中4A級景區2個,3A級景區1個,2A級景區3個,是久負盛名的陽光旅游度假區。怎樣為擦亮“全國文明城市”“天府旅游名縣”金字招牌作出工會貢獻,是米易縣總工會深深思考的課題。
為提升米易縣國家4A級旅游景區顓頊龍洞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米易縣工會積極整合資源,圍繞景區現實需求,根據戶外勞動者活動區域、服務半徑、周邊功能配套等,堅持“建、管、運”齊發力,聯合顓頊文旅公司,率先在顓頊龍洞4A級景區探索建設工會驛站。
走進占地120平方米的景區驛站,只見環境清新整潔,各類設施一應俱全。咨詢服務窗口,工作人員正熱情地接受游客咨詢。在休憩室、茶吧室、讀書角,人們或閉目小憩,或安靜品茶,或獨享書香。媽咪寶貝屋,配備了嬰兒床、嬰兒搖椅等。“驛站內配套建立的母嬰休息室太貼心了,考慮很周全,很溫暖。”游客王小麗說。驛站內,冰箱、飲水機、充電器、醫藥箱、電視機等設施設備按功能分區設置,而運動一角,還配備了跳繩、象棋、圍棋等文體用品。
顓頊龍洞景區經理高富國說:“自從有了工會驛站,感覺就像游子有了一個新家,心里別提有多舒坦了。”
建是前提,管是關鍵。為確保景區驛站轉起來、活起來、強起來,米易縣總工會把建章立制放在首位,制定驛站管理人員職責、監督員職責和進站須知等管理制度并上墻公示。
共建、共管、共享,是米易縣總工會推出的驛站建管新模式。米易縣采取“工會+旅游公司+景區”共管模式,壓實三方責任,明確景區驛站站長及具體責任人責任。與此同時,引導周邊村民參與志愿服務。“景區建在家門口,周邊都是龍塘村村民,旅游旺季和節假日游客增多的時候,我們都會自發到景區維護秩序、清掃衛生。在驛站歇腳休息的同時,我也會參與打掃衛生、整理物品之類的志愿服務。”楊華順自豪地說。
推進智慧化服務,是米易縣總工會在景區驛站建設之初就錨定的目標。縣總工會以景區驛站為智慧服務試點站,及時將景區驛站錄入“川工之家”平臺系統,可在平臺搜索定位。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景區工作人員、村民信息庫,并與景區入口游客數據信息共享,實現人臉、掃碼“雙通道”進入。“我是當地村民,可以隨時進站看書休息,太方便啦。”龍塘村村民喻中銀高興地介紹。
景區驛站的建成,不僅成為奉獻愛心、展示城市溫暖的新窗口,而且有效延伸了工會組織的服務觸角。
米易縣總工會充分發揮景區驛站橋梁紐帶作用,將政策宣講、職工關愛等服務下沉到驛站,積極打造驛站服務職工的“綜合體”。“每天帶完游客,我都會到驛站來看書學習,驛站成了我知識更新的新港灣。”景區服務中心主任鄒叢秀說,“我在這里已經讀了十幾本與專業有關的書了,自我感覺知識儲備更扎實了。”
驛站的建成,也給周邊的村民帶來了驚喜。從事農家樂經營的村民趙莉說:“我從事的是小本生意,我在驛站查閱了相關書籍,懂得了如何與游客溝通、如何吸引更多的游客來我家消費,生意比之前好多了。”
“縣總工會將不斷加強工會陣地的建管用,努力在推動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運營制度化、規范化、便捷化,真正當好職工信賴的娘家人,讓廣大職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米易縣總工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席馬靜表示,“今后,我們還將加大景區驛站建設力度,爭取早日實現工會驛站景區全覆蓋。”(來源:四川工人日報 李海 翁古阿瑪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