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記者從科技廳獲悉,《成渝地區“一帶一路”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建設方案》(簡稱《方案》)于近日正式獲得科技部批復。這是全國批復的第一個面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國際技術轉移中心。
《方案》提出,到2026年,成渝地區“一帶一路”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初具規模,形成多層次、有特色的國際技術轉移體系;到2035年,面向“一帶一路”技術轉移樞紐基本建成,在共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共同體中發揮支撐和引領作用,成為國際技術轉移要素集聚高地和科技成果雙向轉移轉化高地,創新要素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國際技術轉移輻射帶動能力大幅提升,顯著支撐成渝地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為實現目標,《方案》明確按照“一個中心、兩地共建、眾點協同”布局建設,將圍繞國際技術轉移網絡構建、平臺建設、項目實施、服務增效、人才交流、活動開展等實施重點任務,深化成渝地區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交流合作,促進技術雙向轉移轉化,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跨境融通。
“通過探索創新機制、實現要素融通、推動成果共享,從而以高水平國際化促進成渝地區一體化發展,支撐成渝地區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助力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笨萍紡d相關負責人介紹,建設該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有助于全面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落地落實,還能聚焦高水平對外開放和區域發展重大需求,促進成渝地區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技術轉移轉化。記者 寧寧
(來源:川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