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四川入境游不斷升溫,越南語、泰語、馬來語等小語種導游的短缺,成為各大旅游景點亟待解決的難題。如今,這一“困局”有解了!
4月15日,在“安逸四川·玩轉天府”2025年四川省“百家旅行商進南充(川東北)”活動上,“智能旅游設施設備展”亮相。展覽邀請國內科技公司參展并推介智慧導游服務系統,著力構建“人工智能+文旅服務”創新應用體系,積極打造智慧導游服務平臺,有效緩解入境旅游小語種導游供給結構性矛盾問題。
據四川省旅行社協會會長王兆學介紹,今年年初以來,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的協調下,省旅行社協會積極組織旅行社企業與智能科技公司對接需求、合作研究,開發了多款小語種翻譯同傳耳機等智能設備,主要應用于外國入境游客接待服務,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在“智能旅游設施設備展”的科音達展臺前,143種翻譯同傳設備有序陳列,吸引大量旅行商參與嘗試。科音達公司總經理朱正聰告訴記者,翻譯器通過AI等技術手段,可使用多語種翻譯、實時翻譯,通過與無線講解器藍牙鏈接,實現講解內容實時翻譯并同步傳送至境外游客接收耳麥。“該翻譯器具有語種覆蓋全面、設備輕便易攜、運營成本較低等顯著優勢,設備可售可租,目前已頻繁現身各大國際會議和重要活動現場,能夠系統性解決小語種旅游講解人才短缺問題。”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四川高度重視入境旅游市場小語種導游人才短缺問題,著力通過“兩手抓”推動解決。一手抓人才培養,指導省旅行社協會發布小語種旅游講解人才招募令,會同相關高校加快人才選拔培養,建設“小語種旅游講解人才庫”,滿足旅游旺季小語種講解人才需要;一手抓技術設備研發,組織旅行社行業企業對接有關科技企業,充分溝通交流,開發適配旅游團隊講解的小語種講解翻譯同傳耳機,實現中文導游(講解員)與外國游客無障礙溝通交流。(任琳 李雨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