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師正在講解動作要領。 呂楊 攝
中新網成都3月18日電 (吳平華)近段時間,成都市一小學體育課教傳統五行刀法的視頻在網絡火爆走紅,視頻中小學生舞劍招式不輸武打明星。
在網絡流傳的視頻中,有的學生一邊移動腳步,一邊雙手持“刀”在樁上擊打練習,有的則帶上護具在進行激烈的雙人對抗,場面十分壯觀。
視頻中的學校是成都市金牛區迎賓路小學,其在體育課教的是傳統五行刀法,多達數萬點贊和數千條評論。有網友好奇地問:這是擊劍嗎?還是劍道?有不少網友留言:體育課就該推廣中國武術,強健體魄,磨煉意志;有網友夸贊,發揚傳統文化,真是太棒了!還有網友表示:這個可以在全國中小學推廣。不過,評論中也有個別網友提出了擔憂:雖然有一定的防護措施,萬一學生受傷了怎么辦?

學生們展示搏斗技藝。 呂楊 攝
“嘿——哈——嘿……”18日下午,在成都市金牛區迎賓路小學的操場上,學生們正緊握唐橫刀模型,邁著整齊的步伐……他們帥氣逼人。
據了解,學校武術隊負責教師曾科是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該校從2011年起將武術特色課程引入校園,至今已開展了10年。
2011年,武術成為該校的特色課程之一。學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設計出不同的教學內容和評價方案。從拳術到兵器對抗,再到擒拿摔打,讓孩子們把所學拿出來,在有保護的情況下斗智斗勇。
目前,武術已經融入到學校的多個方面。課間操時段,學生們集體練習的是氣勢如虹的趙門武術;體育課堂中,實行走班制教學,學生根據自己興趣愛好,在武術、足球等5個特色課程中進行選擇,不再是常規的體育課。

學生們正在練習。 呂楊 攝
“全校1300多名學生中現在有400多名選擇了武術課程。”體育老師曾科說,課程以地方武術拳種——趙門拳法為基礎,一、二年級學生主要以趙門拳基礎知識和簡單動作進行練習,讓他們理解感受民族文化,增強速度和協調性;三、四年級學生主要學習五行刀法,鍛煉注意力和勇氣;五、六年級學生已經有了基礎,則安排在護具保護下進行對抗拆招練習,讓學生在實戰運用中感受武學的智慧,同時學習尊重對手。
曾科表示,之所以選擇拳術、短兵項目作為主要的武術教學課程,主要是因為相較其他武術項目而言普及性更高,不受身高、體型等影響,青少年都可以適用,且安全性更高。
練習過程中十分注意學生的安全,學生使用的刀具是經過精心挑選的,為聚氨酯仿制唐刀。對抗時配有頭盔、盔甲等護具,擊打時能感受到力量,但不會受傷。
曾科在2017年將趙門武術文化帶到歐洲,受到克羅地亞議長的高度評價;2018年該校獲得全國優秀教改單位榮譽稱號,同時獲得全國教改單位優秀課改視頻展示一等獎;2019年是中國四川省與日本廣島縣締結友好關系35周年,受廣島縣邀請,該校武術隊前往日本進行參觀交流,同時與日本傳統武道相互交流。
“學校希望以武術文化為載體,讓學生將傳統文化中的精神、武術中的智慧結合,鑄造強健的體魄、堅強的意志,運用到社會生活中,將來為社會做出有益的貢獻。”學校負責人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