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4日電 近期,新網銀行開展深入調查研判,將多起企業逃廢債的線索及時報送給公安機關。目前,已有4起案件被受理并立案偵查,2起案件正處于公安機關研判中,20余名企業法人、實控人已被公安機關傳喚調查,部分嫌疑人已被采取強制刑事措施,案件偵辦和追贓挽損工作都在穩步進展中。

當前金融市場持續發展,在企業融資渠道不斷拓寬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一些企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偽造資料等各種欺詐手段騙取金融貸款,并通過故意失聯、虛假破產、轉移資產、隱匿財產等方式逃避金融債務。這種逃廢債行為不僅嚴重擾亂金融市場的正常秩序,而且給社會誠信體系造成隱患。
今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印發《2024—2025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行動計劃》,進一步推動社會信用體系高質量發展。在此背景下,新網銀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弘揚誠信文化,助力公安機關打擊逃廢債行為,為金融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貢獻力量。
據了解,新網銀行充分發揮其數字化、智能化的優勢,通過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構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風險識別和防控體系。
新網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打擊逃廢債過程中,銀行已經組建一支案件打擊團隊,法務、風險、安全、反欺詐等多部門專家參與,團隊成員大多具有豐富的公安機關從業經歷,對甄別和打擊涉嫌違法犯罪行為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經驗。他們通過深入調查研判,已發現多起企業逃廢債的線索并及時報送給公安機關。
與此同時,新網銀行不斷總結經驗,強化與公安機關的協作配合。據了解,當前騙貸者的作案手法愈發隱蔽和復雜。騙貸者往往持有多家企業,利用一些沒有還款能力或替人背債的“替罪羊”公司,通過虛構貸款目的、偽造虛假材料等方式,集中申請貸款。針對這種情況,除了打擊騙貸者外,新網銀行還將重點協助公安機關打擊那些明知沒有還款能力卻還協助企業借款或幫助企業背債的同伙,助力公安機關切斷犯罪鏈條,凈化金融市場環境。
新網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面對不法分子的欺詐行為,新網銀行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打擊一起。接下來,新網銀行將繼續運用先進技術手段提升風險識別和防范能力,助力公安機關打擊逃廢債行為。同時,新網銀行也呼吁全社會共同關注金融誠信問題,引導廣大企業和個人樹立誠信意識,共同維護金融市場的公平與正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