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12日電 (吳平華 劉珊宏 李冬)近日,56歲市民丁阿姨不慎崴腳后,以為沒有啥大問題,沒想到自行療傷卻越療越疼。后來在沒有任何好轉和疼痛加劇的情況下,她只得來到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找醫生施救。
醫院骨科足踝專科的趙文博博士接診后,經過細致檢查,發現丁阿姨的踝關節穩定性極差,MRI檢查結果顯示“外踝距腓前韌帶在腓骨附著點處發生撕脫骨折,距腓前韌帶腓骨側完全斷裂”,需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入院后,骨科團隊為丁阿姨進一步完善了術前檢查,并制定了“微創關節鏡手術行撕脫骨折復位固定、距腓前韌帶修復術”的治療方案。手術中,趙文博醫生對丁阿姨的撕脫骨折塊進行了固定,并對斷裂的韌帶進行了錨釘固定,整個手術過程僅用了10多分鐘。
趙文博博士提醒市民,關節損傷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然而許多人對此重視不夠。由于踝關節損傷初期可能只表現為疼痛和腫脹,許多人傾向于通過簡單的休息和自我管理來恢復。但其實,這種做法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后果。多數都是因為受傷后未及時就醫,越拖越嚴重,最后導致出現步態不穩、行走困難等嚴重問題。長期的韌帶不良愈合可能導致關節軟骨磨損,進而發展成創傷后關節炎,這會嚴重影響關節功能,后期需要融合或置換踝關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