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ms > 成都商報

四川首次實現人工馴化蜜環菌規模出菇
2024年11月07日 09:39 來源:成都商報 編輯:曹惠君

  “小雞燉蘑菇”作為一道東北名菜,蜜環菌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味食材。近日,記者從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獲悉,四川地方上首次馴化野生蜜環菌后,實現了規模出菇。

  據了解,蜜環菌是東北名菜“小雞燉蘑菇”中主要的蘑菇原材料,以多種別名如榛蘑、蜜環蕈、青岡蕈廣為人知,因為其菌柄呈黑色,就像被燒焦了一樣,所以川南地區更親切地稱之為“黑腳苗”或“焦腳菇”。

  日前,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合作基地——成都市都江堰市食用菌種植戶田慶忠的合作社試驗基地內,成功實現了1畝蜜環菌(榛蘑)栽培出菇,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博士李小林介紹,這是四川地方上首次馴化野生蜜環菌后實現規模出菇。

  田慶忠告訴記者,都江堰雖然有野生蜜環菌分布,但總體而言數量并不多。3年前,合作社從野外獲得蜜環菌菌種后便開始嘗試人工馴化,但直到今年才終于成功。“人工培育難度很高,蜜環菌對環境和氣溫的要求很高,一般在20℃左右時更容易出菇,同時需要在枯木、樹樁上才能生長。”

  “通常情況下,蜜環菌會出現在有天麻種植的地方,它與天麻是共生關系,蜜環菌能為天麻生長提供營養。”李小林說,“兩者共生時,蜜環菌很難長出子實體,所以并不被人所關注。”所謂子實體,就是蜜環菌露出地面的菌柄及菌蓋部分。

  截至目前,在全國范圍內,人工馴化培育的蜜環菌依舊不算普遍。李小林告訴記者:“今年9月,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成功實現了人工馴化野生蜜環菌,但在四川,此前未有成功案例。”

  本次人工馴化培育成功后,下一步,田慶忠將在產量穩定時擴大種植面積,“今年這一畝大概能產500斤鮮貨,這個產量在東北地區的人工種植基地中算中等水平,產值約1萬元,但目前還需進一步試驗確保產量穩定。待正式開始大面積種植后,四川也能實現‘小雞燉蘑菇’自由了。”

  記者 閆曉峰

  (來源:成都商報)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中文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刚交 |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一本 | 亚洲日韩在线不卡 | 玖玖在线播放玖玖九九 |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