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7日電 (張可 王瑞洪)“使用電器時一定要注意安全用電,避免超負荷使用或違規操作導致電器故障或觸電事故。”“老師,我家廚房的照明開關經常會跳出火花,是怎么回事?”
近日,在四川煙葉復烤有限責任公司德昌復烤廠里,職工志愿者正在“天府金葉大講堂之幸福課堂”上演示開關、設備的正確關閉方法,現場氣氛熱烈,志愿者與選葉工互動頻繁。“十四五”以來,德昌復烤廠全面對接全省系統“天府金葉大講堂”,聚焦政治建設、生產經營、企業文化、法治建設、隊伍及軟實力建設等需求,從受眾群體、課程設置、具體內容、服務載體全面升級“幸福課堂3.0”。
阿約補都莫,40歲,彝族農村家庭主婦,2017年,通過業務外包公司到德昌復烤廠整選車間務工。一天校門都沒有進過的她,是這里的常客,無論是教授識字認字,還是講解法律、安全知識,她每一次都不會落下。

“家電或電線都不要帶病工作,線路老、年久失修,容易引起火災。”“天府金葉大講堂之幸福課堂”上生動的案例、詳實的解說,不僅讓阿約補都莫學會了寫自己的名字,還學會了檢查家用電器隱患、辨別交通信號燈、正確使用滅火器。這些看似簡單的知識,卻在阿約補都莫的心中種下了“我要安全”的種子。
阿約補都莫不僅主動學安全知識,還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現在,她會經常性檢查家里的電冰箱、電線和開關,及時更換無3C認證、外殼破損、有灼燒痕跡的插線板。
“充電時要將電池和充電裝置放在空曠、通風的地方。”阿約補都莫還在家族聚會上發起了一場電動車充電安全知識宣傳。“以前我們聚在一起,不是家長里短,就是鍋碗瓢盆,現在我還能說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家人和朋友都對我刮目相看。”悄悄改變了的阿約補都莫笑著說,“只有安全,才是我們回家最近的路”。
“醫生,剛才講的施救動作是像這樣一手握拳,用虎口對準沖擊點嗎?”為了讓業務外包工接受到更加專業的急救知識,“天府金葉大講堂之幸福課堂”邀請到縣紅十字會應急救援培訓講師到廠開展應急救護知識普及,苗慶,正是這次培訓受益者之一。
在培訓中,她學習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傷口包扎、胸外心肺復蘇等急救技能,這些技能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她的安全盲區,更讓她意想不到的是這些技能幫助了她的家庭化險為夷。
苗慶正在做飯,突然聽到碗筷打翻的聲音,兒子被果凍噎住,臉色蒼白、呼吸困難、情況危急。就在千鈞一發之際,苗慶迅速回想起海姆立克急救法。她快速走到兒子身后,一手握拳,另一只手包住拳頭,迅速而有力地向上、向內沖擊腹部。一下、兩下,三下……,兒子終于吐出了堵塞物,呼吸逐漸恢復正常。
“后面我帶孩子去醫院,醫生說如果急救不及時,后果不堪設想,沒想到學到的這些急救技能,竟然能在關鍵時刻發揮巨大作用,天府金葉大講堂就是真正的幸福課堂。”苗慶在給工友講述事發經過時還心有余悸。
這次經歷讓苗慶更加深刻體會到了學習安全知識、掌握安全知識的重要性,她決定將自己的所學分享給更多的人,讓更多人了解并掌握這些簡單而有效的急救方法,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自救互救,守護安全。
“天府金葉大講堂之幸福課堂”在加強安全技能培訓的同時,也拓展到農村沼氣安全使用常識、婦女維權保護等方面,從被動提升滿足生產基本要求到主動提升業務、安全技能的轉變,苗慶和她的工友們不僅收獲了知識,更讓她們感受到了幸福的真諦,她也從最初的受益者轉變成知識的傳播者,每次班前會上她都會率先講安全,用實際行動證明“我會安全”不僅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可以傳遞給每個人的力量。
“‘我能安全’就是要明確責任、主動作為,要讓培訓內容與時代特征和企業發展相契合,進一步豐富業務外包人員的精神世界,通過傳幫帶,培養她們成為志愿者老師,進一步增強她們的幸福感。”德昌復烤廠分工會主席黃超介紹道。
“天府金葉大講堂之幸福課堂”通過開展黨建、團建等活動,讓屬地單位工作人員、卷煙工業企業監打客戶、企業職工主動走上課堂授課,內容涉及黨建文化、法治建設、網絡安全、質量安全以及經濟作物種植安全等方面,幫助干部職工和業務外包人員樹牢“大安全”理念,堅持以嚴格規范的管理履行社會責任。
袁鳳,除了在德昌復烤廠務工,她還有兩個身份,“幸福課堂”內訓師和基層婦聯工作者。她常利用休息時間組織婦女召開院子會,宣傳講解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農村消防安全、農機使用安全等知識,幫助村里的婦女們樹牢安全意識。
“你現在懂得真多,下次你給大家做個家庭用電方面的安全培訓,我把鄰居們都請來聽一下。”“我們隊上有個卡點,我給隊長說邀請你來給我們搞個護林防火宣傳。”村民們紛紛說道。
“天府金葉大講堂之幸福課堂”持續激發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像袁鳳一樣的人還有很多,她們將學到的安全理念傳播到更多的鄉村,積極參與鄉村建設,共同打造安全、美麗、幸福的家園,她們也實現了從農民到農民工、農民工到產業工人、產業工人到受各行業喜愛勞動者的轉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