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4日電 (陳丹梅)日前,瀘縣法院“瀘法麒麟”普法志愿者帶著特別的“春日禮物”,走進了瀘縣中宏特殊教育學校,與137名特殊學生開啟了一場關于“愛與法”的溫暖對話。
法治的溫度:從“聽不懂”到“我想聽”。“看到小伙伴被欺負,你應該怎么做?”針對特殊學生的特點,瀘縣法院選擇用“溫度”破題。活動中,普法志愿者沒有用生硬的法條講解,而是用生動有趣的圖片、通俗的語言和貼近生活的案例,向孩子們傳授防性侵、防校園欺凌等自我保護知識,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孩子們的眼神從最初的茫然,逐漸變得專注。
法治的互動:從“旁觀者”到“參與者”。“我們希望通過互動,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被重視、被傾聽。”在“法治盲盒”游戲中,孩子們通過抽取盲盒、回答法律問題,不僅收獲了盲盒里的驚喜,更在潛移默化中學習了法律知識。在“法治套圈圈”環節,孩子們用語言或手語展示法治標語,在游戲中感受著法治力量。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法律的種子悄然播撒在孩子們的心田。“這些孩子平時很少表達自己,但今天的活動讓他們成為了主角。”瀘縣中宏特殊教育學校張老師表示。
法治的守護:從“一次活動”到“長期關懷”。普法活動的意義不僅在于一時的熱鬧,更在于長期的守護。活動中,瀘縣法院機關第二黨支部與瀘縣中宏特殊教育學校黨支部簽訂了黨建共建協議,并向學校贈送了法律書籍。同時,法院還在學校設置了“瀘法麒麟”法治悄悄話信箱,孩子們可將法律困惑或煩惱寫在紙條上投入信箱,法官們將定期回訪,為他們解答疑惑。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特殊學生就像春日里悄然綻放的苔花,雖微小卻堅韌,雖沉默卻渴望被聽見。瀘縣法院將繼續用愛與責任,為特殊群體撐起一片法治藍天,讓每一朵“苔花”都能在陽光下綻放芳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