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截至一季度,全省有監測對象7.74萬戶25.52萬人,已全部落實了幫扶措施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侯沖
“羅大哥,電視信號有沒有?”5月4日,廣元市旺蒼縣白水鎮重點項目辦副主任江雪撥通了大埝村村民羅東遠的電話。
4月27日到4月30日,旺蒼縣組織脫貧攻堅成果大排查。全縣村干部、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等紛紛走村入戶,查看群眾“兩不愁三保障”落實情況。大排查中,羅東遠反映自家電視沒有信號。雖然問題當天就解決了,但江雪還是放心不下,特意在“五一”假期再次確認。
這是省扶貧開發局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易返貧致貧戶風險清零行動的一個縮影。
如何監測?
村干部和幫扶干部定期走訪摸排,制定監測對象名單
今年3月,白水鎮勇敢村脫貧戶何光善,在去管護自家核桃樹途中,不慎摔落山溝,導致脊椎骨折,至今無法下床。
“感覺天都塌了。”躺在床上,何光善暗自嘆氣。愛人和孩子患有風濕病,他是家里唯一的壯勞力。種核桃、栽水稻、養肥豬,里里外外全靠他一人,全家才得以脫貧。如今突遭變故,藥費陡增、收入銳減,一家人面臨返貧風險。
就在何光善住院當天,村里就已了解情況。“村黨支部副書記是他家鄰居,第一時間將情況反饋給了村黨支部和駐村工作隊。”勇敢村黨支部書記歐永全介紹。
這只是旺蒼縣監測“網絡”上的一個節點。
旺蒼縣三江鎮花園村成立了由駐村領導任組長,駐村干部、村兩委干部為成員的工作專班,“通過摸排,詳細掌握返貧致貧因素、家庭收支狀況等,再根據情況綜合判斷,最終全鎮確定返貧致貧風險戶5戶。”駐村幫扶干部熊新宇介紹,他們又將風險戶分為“極易致貧返貧”和“容易致貧返貧”兩個級別,目前5戶都是容易返貧致貧級別。
“如今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我們現階段首要任務就是防返貧監測和動態幫扶。”江雪說,全村18名干部用3天時間遍訪所有村民,算收入、驗住房、看政策,建立起完整臺賬。
省扶貧開發局信息統計處負責人介紹,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我省持續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調度機制,風險動態清零,織密筑牢了防止返貧底線。截至一季度,全省有監測對象7.74萬戶25.52萬人,已全部落實了幫扶措施。
如何幫扶?
精準分析返貧致貧風險點,開展分層分類精準幫扶
“哼哧哼哧!”聽著自家肥豬叫,臥病在床的何光善心情大好。喂豬的是兒子何明東,為照顧父親,特意從重慶返鄉。“別看我工作辭了,現在家里的收入可沒咋受影響。”何明東笑著對記者說。
原來,村里已為他們家提供了詳盡又精準的幫扶措施。
“我們目前還是鼓勵他們家發展產業。”歐永全說,村里對何明東進行了農技培訓,手把手教他養豬、養雞。何家4畝多的水稻,前期育苗也是村干部和幫扶干部一起完成的。“栽秧時如果老何還是不能下床,村里的黨員支援服務隊會來幫忙栽。”
勇敢村還將何光善和他的妻子納入低保,駐村工作隊還幫忙在鎮上給何明東找了一份工作,方便他就近務工,照顧父親。
記者采訪發現,在旺蒼縣,無論是動態監測還是及時幫扶,同樣凸顯精準。
三江鎮下石村何衍美家,今年3月發生火災,老屋被燒毀,村里為其申請危房新建項目補助1.5萬元;三江鎮桃紅村村民趙春華,獨自一人撫養兩個孩子,幫扶干部為其申請政策,減免普通高中學費和學前教育保教費,并為其爭取到全縣返貧致貧阻擊風險基金2000元。
“精準分析返貧致貧風險點,開展分層分類精準幫扶,始終把穩定增加收入作為防止返貧的根本性措施,完善就業幫扶、產業幫扶、社會保障等政策體系。”省扶貧開發局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我省擬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管理、預警監測、精準幫扶機制,合理確定監測標準,拓寬農戶線上申報渠道,完善防止返貧大數據平臺,不斷優化監測幫扶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