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ouye > 中國新聞網

海外華媒涼山品彝族非遺之美 為鄉村振興“加碼”
2021年06月20日 10: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堯欣雨
分享到:

  中新社涼山6月19日電 (記者 岳依桐)“民族文化不僅需要傳承,還需要發揚光大,涼山用非遺文化帶動產業發展,用產業促進文化傳承推廣的方式很有效,也能推動鄉村文化、產業振興。”19日,正在四川涼山參訪的意大利僑網總編輯王衛平為當地彝族非遺文化傳承及相關產業發展現狀點贊。

  圖為6月18日,海外華媒代表在西昌市大涼山彝族服飾陳列館參觀。中新社記者 王磊 攝

  由四川省僑務辦公室、中國新聞社四川分社主辦的“行走中國·2021海外華文媒體聚焦涼山脫貧攻堅成果”活動正在此間舉行。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25家海外華文媒體代表走進涼山多地,關注彝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

  位于西昌市的大涼山彝族服飾陳列館是目前中國館藏規模最大的彝族服飾陳列館,館內近千件風格各異的彝族服飾吸引了海外華媒的目光和鏡頭。55歲的彝族服飾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賈巴子則介紹,彝繡是彝族服飾的核心,幾乎每個彝族女性都掌握這門技藝。“過去大家都是自繡自用,現在彝族服飾已經賣到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

  圖為6月19日,海外華媒代表在喜德縣光明鎮漆器工坊觀看彝族漆器制作。中新社記者 王磊 攝

  “此行,我想通過報道讓更多海外受眾了解底蘊深厚的彝族傳統文化。”在王衛平看來,立足本地特色是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涼山應把握好彝族非遺這一‘閃光點’,加強非遺文化推廣,助力非遺產業持續發展,從而進一步豐富鄉村文化內涵。”

  在有“彝族漆器之鄉”美譽的喜德縣,海外華媒走進光明鎮彝欣社區,到彝繡工坊和漆器工坊與繡娘、漆匠熱情溝通。彝族漆器髹飾技藝、彝繡等國家級非遺項目通過產業化運作,已成為村民致富增收的“法寶”。

  大氣精美的手工漆器、時尚與傳統魅力并存的彝繡皮包等讓美國華盛頓華人網總編輯于天竹十分驚艷。“這些彝族非遺在傳承的過程中正不斷創新,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都在不斷提升。”于天竹認為,此行參訪的涼山鄉村都有著濃厚的非遺文化氛圍,這正是鄉村文化振興的體現。

  非遺工坊旁的電商中心內,工作人員正忙著將產品打包,發往中國各地。“制作、推廣、線上線下銷售,涼山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非遺產業鏈條。”于天竹說,自己看到當地為打響非遺品牌作出的努力,將通過報道讓更多海外受眾認識涼山非遺。(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一级特级欧美aⅴ在线 | 精品免费久久久国产一区 | 亚洲国产小电影在线观看高清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 | 三级日本久久高清 | 日本高清视频区一区二区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