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17日電 (劉懷熙)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峨眉山市鎮、村兩級干部年齡、學歷結構明顯優化,減量提質的成效初步凸顯,為進一步提升干部隊伍素質能力,集智聚力助推鄉村振興,各鄉鎮接續推出“基層講堂”,幫助干部拓寬眼界、增強本領,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該市通過統籌基層黨校、農民夜校、業余課堂等學習平臺,創辦“基層講堂”紅色“充電站”,按照“半月一講”的形式,對各鎮村干部、農村黨員、“兩代表一委員”、網格員等進行輪訓,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持續推進素能提升、有效提高履職水平。通過緊緊圍繞鄉村振興“20字方針”,在基層性與實用性的基礎上巧妙結合近期重點工作任務,為學員量身定制了基層黨務、村級財務、安全生產等多種學習“小套餐”。采取邀請專家授課、現場實踐等方式,讓學員更好消化吸收。截至目前,全市已開辦村級財務管理、安全生產、地災防治、信息材料寫作等專題培訓40期,參訓學員達4000余人次。

該市把“基層講堂”作為鎮村干部的充電提能平臺,大力發揮“補給站”作用,讓鎮村干部克服“本領恐慌”,不斷錘煉改革攻堅、應急處突、群眾工作等“七種能力”,為順利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干部人才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