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ouye > 川觀新聞

探訪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一進一退 73只野生大熊貓在此安居
2021年10月13日 09:22 來源:川觀新聞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10月12日,隨著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設立,成都市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也進入了全面推進的新階段。

  4年試點建設中,人類活動退出山林,水電站、礦廠、獵槍逐漸消逝;保護區的面積擴大了;更多的保護站、更密集的巡護:山里的瀑布回來了,原本的主人們也回來了....。。一進一退間,見證著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的變化。10月初,記者走訪了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

  【進】

  巡護員、熊貓法院……

  為大熊貓保駕護航

  10月8日,川觀新聞記者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崇州管護站見到巡護員周紅林時,他和伙伴已經收拾好行囊:紅外相機、GPS定位儀、彎刀、紙筆,以及一天的干糧。此次巡山,他們任務之一是安裝紅外相機。

大熊貓國家公園崇州管護總站巴栗坪管護站站長周紅林

  踩著山溝里的石頭過河、走過泥濘的山路、踏著木橋跨過溝壑……巡護員們穿梭于山林中,對這條走過百遍的巡護線早已非常熟悉,甚至在陡坡上走起來也如履平地。

  巡護員們一路攀爬一邊觀察,不放過每一個樹叢,每個一巖洞。“用GPS把這個位置打個點,記錄下它的位置……”當發現珍稀植物時,他們會及時記錄。一路上,他們不僅要躲避野生動物襲擊,排除獵套和獸夾,還要留心保護區內動物的生活痕跡,拍攝影像資料和動物爪印,甚至糞便痕跡都不能放過。

  在巡山中,周紅林曾親眼見過兩次大熊貓。“一次是大熊貓餓了,下山找吃的,一次是大熊貓生病了,下來尋求幫助。”時隔多年,每每想起那個瞬間,他都難掩心中激動。

  同樣巡山多年的張宣則沒有那么幸運了。他離大熊貓最近的一次,便是2002年1月,山里迎來第一場大雪,有村民在水電站附近看見了正在覓食的大熊貓。但等他趕上山,大熊貓已消失在叢林中。追隨著腳印,張宣尋到了新鮮的熊貓糞便。糞便的溫度告訴他大熊貓剛來過,糞便不是青色,而是夾雜著些白色,說明這只大熊貓去過人類生活區。

  但對張宣來說,見不見得到大熊貓已沒有那么重要。他回憶,20年間,張宣見證了許多變化。山里水電站、礦廠早已消逝,保護區面積擴大了、生物種群也更豐富了。張宣說,看到大熊貓棲息地的生態在恢復,大熊貓和動植物數量在增加,自己沒有遺憾。

  在成都,像他們一樣走進山林,追尋大熊貓的巡護員還有很多。試點以來,成都科學整合范圍內原有16個保護地及其管理機構,完成都江堰、彭州、崇州和大邑4個管護總站和28個管護站組建工作,構建 “管理分局—管護總站—管護站”三級管理體系;采取日常巡護與聯合巡護相結合的方式,在重點區域、重點地段、重點部位和重點時間節點開展巡護,共開展日常巡護930次,專項行動16次,切實加強范圍內人為活動管控。

  不僅人進來了,新事物也來了——成都專門為大熊貓國家公園設置了專業法庭,通過跨區域集中管轄方式,充分發揮專業審判的優勢,集中審理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所屬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四地環境資源案件,進一步完善生態保護多元共治機制,構建大熊貓國家公園相關司法保護共治新框架。

  【退】

  人類活動退出

  給大熊貓騰挪空間

  10月8日, 消失多年的小飛水瀑布、水柴溪瀑布與大飛水千年飛瀑的奇觀重現成都西嶺雪山。這是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關停小水電,帶來的成效。

  今年9月底,成都大邑縣開展了該縣大熊貓國家公園范圍內的水電退出工作。一共有18家小水電并網線路被斷開、14家小水電取水口被封堵。

  無獨有偶,10月9日,當記者走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內的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看見水電站的溝渠掩埋在密密麻麻的綠植之下。

  試點四年來,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管理分局制定了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36個小水電退出計劃,9月底已有34個小水電退出公園。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管理分局彭州管護總站回龍溝保護站站長張宣告訴記者:“我參與大熊貓保護工作已經20年了,見證了水電站、礦廠的消逝。”

  一批人也搬離自己生活的土地,給大熊貓挪地方。

  10月8日,成都崇州文井江鎮雞冠山村村民馬玉群,來到懷遠鎮楓南村查看新家的建設進度。馬玉群的家曾經在大熊貓國家公園的核心區。去年10月,他簽署自愿搬遷協議。一家7口來到山下,租房子。今年底,位于楓南村的集中安置點就將建好。

  馬玉群說,搬遷后,不僅離開了地災隱患點,也能保護大熊貓。“聽長輩們講,以前大熊貓還回下山吃糧食。現在已經看不到它們了。搬出去后,也許它們就能回來。”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核心區共有73戶257人需要搬遷。目前,已有11戶52人搬離核心區。

  馬玉群說:“希望公園正式成立后,能為生態搬遷戶提供生態管護崗位。讓我們也參與到保護大熊貓的工作中來。”

  退出核心區后,生態移民及周邊居民如何生活?入口社區則通過融合熊貓保育、科普教育、文化展示、后勤保障、熊貓特色旅游等功能,帶動經濟發展及社區綜合治理,實現共建共享和可持續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山清水秀,云霧繚繞,10月9日,站在彭州小魚洞大橋上向山邊眺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字樣映入眼簾。不遠處,一座猶如白色飛碟般的建筑格外醒目,這就是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展示中心。

  從展示中心進山600米,就是剛開業的熊貓香山一期景區。這是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入口社區之一。這里有著各種以熊貓為主題的游玩項目,還開設了多樣的研學課堂,木工、扎染、皮影、石頭畫、植物拓印等。

  目前,成都編制了《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生態管護崗位管理辦法(初稿)》,指導相關縣(市)科學設置公益崗位,吸納原住民及周邊居民參與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和運營管理并獲益。

  名片: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涉及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縣4個縣(市),面積1459.4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保護區1145.01平方公里。

  該區域是邛崍山、岷山兩大山系大熊貓種群基因交流的關鍵性走廊帶樞紐。范圍內記錄了大熊貓、雪豹、羚牛、綠尾虹雉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珙桐、獨葉草、紅豆杉等國家Ⅰ級保護植物。根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顯示,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有野生大熊貓73只。

  川觀新聞記者 雷倢 攝影 吳楓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一久道免费高清日本视频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四区 | 亚洲鲁鲁在线观看 | 亚洲色天堂在线电影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午夜歐美福利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