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海外赤子為國服務行動計劃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海外赤子雙城薈”活動在成都市成華區圓滿落幕,來自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新加坡等10個國家的18位海外歸國人才,一周內共走訪20余個成渝主題點位,就醫療衛生、人工智能、金融投資和機械裝備等領域提出了20余條切實可行的建議,推動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雙城互通互聯合作協議等3個項目簽約落地成渝地區。
風雨兼程,一周調研20余個主題點位
10月11日至17日,18名海外赤子在成渝兩地開展實地考察交流活動,先后走訪龍潭工業機器人產業功能區、東客站樞紐經濟發展區、成都超算中心、中科曙光先進微處理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新網銀行、天府國際機場、重慶啟迪科技園、重慶清研理工創業谷、重慶渣滓洞等科技創新、軌道交通、金融大數據、醫療健康、紅色赤子心多個主題點位。

海外赤子考察成都天府國際機場
感觸頗深,雙城經濟圈魅力無限
據了解,這18位海歸人才(17人為80后、90后)分別是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世界知名高校的博士、碩士,研究領域涵蓋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金融經濟等。在活動結束前的分享會上,他們紛紛表示:此次活動讓他們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到祖國的發展,更加堅定了歸國發展、為國服務的信念。

“海外赤子雙城薈”分享會
“這次走訪,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成都超算中心。”來自法國的計算機專業博士王女士談到,她之前在法國從事過類似的算法研究和芯片測試,但那處于初級階段,這次活動才真正零距離感受到大規模的集群超算在商業上的成功應用。“我沒想到,在國外技術封鎖和卡脖子的強壓下,我們的專家依然能夠攻堅克難、突破創新,這讓我意識到我們的民族是堅韌的、是團結的,祖國未來的發展是充滿希望和讓人期待的。”
同樣來自計算機專業、留學法國的張先生,自去年年底帶著項目回國后一直在考察國內創業沃土。“以前總是通過新聞碎片化地了解國內這些技術,不系統也不全面,通過這次深入企業、實驗室的走訪,我才發現,國內高新技術發展比我想象的要成熟太多了,而且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成渝地區。希望我帶來的納米材料項目能早日落地成渝地區。”
“這次我們近距離體驗成都地鐵,考察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看到重慶輕軌穿梭在街巷樓宇間,成渝軌道交通發展真是日新月異啊!”英國利茲大學留學的谷先生提到。
干凈整潔的市容市貌、便捷開放的地鐵機場、充滿活力的科研環境……都是海外赤子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實地探訪后的真實印象,他們說,“我們在這里收獲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找到了歸屬感,會邀請更多的海歸來成渝地區考察、尋求更多發展機會。”
成效初顯,人才項目雙落地

重慶座談會現場簽約儀式
據了解,本次活動目前已促成3個項目成功簽約。
位于成都、重慶的兩家公司就人力資源協同項目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劉博士、來自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的盧博士,都將創業項目落地到了成都。
據悉,該項活動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21年海外赤子為國服務行動計劃的川渝篇,也是成華區連續第三年承辦海外赤子為國服務行動計劃,將與成華區“海外人才工作站”融合發展,整合資源、搭建平臺,高質量開展國際高端人才項目對接和智力支持等活動,構建“國家-省-市-區”四級海外人才服務工作體系,著力打造“智力引領+項目包裝+成果轉化+管家服務”全生命周期海外人才服務生態鏈,全面擦亮海外人才服務成華品牌。
四川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談到,留學人才是我國人才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重要力量,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本次活動是川渝兩地人社部門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立足自身職能職責攜手進行的一次有力探索,為留學人才回國發展搭建平臺,培養更多矢志愛國奉獻、勇于創新創造的參與者和實踐者。(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