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張彧希
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穩”字成為會議的最高頻詞匯。
會議在對明年總體要求中明確:保持經濟合理增速。這為四川明年經濟工作“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標注下特別的注腳——與會代表注意到,在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明確了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提出了“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重要要求。
“合理區間”與“合理增速”,兩字之差,在“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下,體現出四川怎樣的發展考量?
為何要保持“合理增速”?
“合理增速,同樣是指經濟要運行在合理區間,這與中央的要求是一脈相承的。”這是與會代表的共識。
對四川來說,合理增速還有更積極的內涵——保持高于全國的經濟增速。“四川地處西部地區,GDP總量高,但是人均少。只有保持高于全國的增速,才能不斷縮小與中部、東部地區的差距,這是符合國家戰略導向的。”與會代表紛紛提出,我省經濟增速需要與全國經濟增長目標相銜接,“保持經濟合理增速”,符合我省作為西部內陸省份追趕跨越的現實需要,也符合西部地區人民群眾的愿望。
省統計局局長范毅認為,提出“保持經濟合理增速”,與我省當前的發展態勢相適應。這一目標,符合近年來我省經濟增速較全國高1個百分點左右的常態化運行情況,符合我省中長期經濟潛在增長率。
“會議提出保持經濟合理增速,彰顯了省委的使命擔當,既讓我們有壓力,需要跳起摸高才能實現,又讓我們有動力,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實現。”省財政廳廳長何禮說,這將有利于引導發展預期、提振市場信心、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同時,科學確定增長目標、加強跨周期宏觀調控,將發揮熨平經濟波動的作用。
經濟大盤能否“穩住”?
保持經濟合理增速,前提是“合理”。與會代表認為,四川明確明年經濟“穩中求進”并保持高于全國的增速,是基于現實基礎和發展潛力作出的合理、科學的研判和抉擇。
“今年以來,我省經濟持續恢復回升,是一步步咬緊牙關追趕上來的,特別是10月底以來受散發疫情沖擊,11月工業、投資、進出口等增速比上月還有所加快。”范毅特別提到,這是一個很好的發展基礎,同時,明年我省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在繼續累積,動力在積蓄。
與會代表認為,今年省委召開兩次全會,分別部署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和推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這些前瞻謀劃非常重要,四川新的產業增長點不斷涌現,新動能在加速聚集。”
更讓與會代表興奮的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釋放強烈信號,國家將以更大的政策力度穩定宏觀大盤,一系列穩增長政策將陸續出臺,如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實施新的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四川也將精準推出配套政策,譬如著力保障財政支出強度穩增長方面,會加大一些預算資金的提前撥付。”何禮說。
不僅如此,近年來,隨著成達萬高鐵、成渝中線高鐵、川藏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陸續開工,四川的鐵路投資力度已在全國領先。而這些項目的實物工作量將在明后年陸續形成。“隨著重大項目的實施,加上消費回補、進出口提升等提供支撐,保持定力、乘勢而上,我們完全有基礎、有條件實現合理增長,高于全國的增速是完全有可能的。”這成為與會代表共識。
穩中如何求“進”?
“合理區間”與“合理增速”,兩字之差,體現出四川的進取之心——更全面的“穩”,是為保證更高質量的“進”。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經濟上跌了一個“大坑”,今年一季度壘了一個“高坡”,而明年一季度將會是一個“大坎”,要保持經濟合理增速,“必須堅決邁過這個坎。”
這個坎如何邁?與會人士形成共識:“起步就沖刺,開局就決戰。”確保一季度“開門紅”,至關重要。
“多措并舉保電力供應、全力以赴穩工業增長、千方百計增發展后勁、突出重點強優勢產業、嚴細慎實守風險底線。”對于一季度工作,省經信廳廳長朱家德如此謀劃。
“要實現一季度‘開門紅’,我們將制定文旅行業激發消費潛力計劃,同時要落實文旅中小企業扶持政策,抓好政策的落地落實,力保市場主體渡過難關。”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戴允康說。
穩中求進,需要強調“快”。“要穩住一季度增長,穩住企業是關鍵,只有主體穩住了,才能穩住經濟、就業。關鍵是要快,快部署、快到位、快落地。”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楊秀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