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成都2月10日訊(記者 李丹)2月10日,四川全省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成都市召開。會議總結2022年住建工作和新時代10年住建事業發展成就,分析當前形勢,安排部署2023年重點工作。
記者獲悉,2022年,全省住建系統把“抓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行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制定進一步支持住房消費10條措施,成都市等19個市(州)出臺優惠政策,開展千家房企項目“線上展示、線下推介”活動,降低住房貸款首付比例和住房貸款利率,落實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03億平方米、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7500億元。推進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全年新開工裝配式建筑6050萬平方米。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城鎮新增民用建筑中綠色建筑占比達85%。大力支持企業“走出去”發展,打造“川建工”建筑勞務品牌,推進工程質量提升行動。全年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87萬億元,同比增長7.6%。持續推進全國、省級城市更新試點,實施污水垃圾“新三推”,開展城市“清腸行動”。
積極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廣元市、廣安市成功申報國家“十四五”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加快“口袋公園”建設,新、改建“口袋公園”102個。全年完成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投資2075億元,同比增長9.1%。推進省級百強中心鎮建設,考核命名首批58個“省級百強中心鎮”。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房抗震改造,全年開工5.41萬戶。開展數字賦能鄉村建設行動,眉山市丹棱縣創新開發“數字農房”信息管理平臺。出臺15部住建領域地方性法規,制定完善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嚴肅查處住建領域違法違規行為。
把“惠民生”作為根本目的,群眾獲得感更加充實。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400個,完成既有住宅增設電梯5800部。新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7.84萬套(間)、發放保障性租賃住房租賃補貼7770人,開工改造棚戶區3.57萬套。優化“川渝安居·助夢啟航”服務平臺,實現川渝公租房“互保”4.8萬戶。全省提取住房公積金1036.35億元,發放貸款608.31億元。全省房建市政工程建設項目平均審批時間壓減至90個工作日以內,全年辦理審批事項11.2萬件。
完成16個重點改革任務,實現23類電子證照依場景使用、18個高頻政務事項“掌上可辦”、11個事項“川渝通辦”,為27.09萬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欠費違約金1001.62萬元,階段性緩繳工程質量保證金5.1億元。瀘定6.8級地震發生后,省廳立即組織300余名行業專家深入一線開展應急評估,29名專家通過直升機投運、徒步躍進等方式深入災區“孤島”,及時完成房屋安全評估鑒定3.2萬余棟。協調7臺供水救援車及100座移動廁所支援災區。僅用19天組織華西集團等單位完成瀘定縣過渡安置點建設,交付受災群眾“拎包入住”。
把“保安全”作為底線要求,風險隱患得到有效化解。在全國率先建立房地產涉險項目數據庫,壓緊壓實“企業主體、屬地管理、省級統籌”三個責任,搭建項目、專班、法律顧問、財務顧問“四個一”機制。申報爭取國家兩批“保交樓”專項借款,成功推動一批項目全面復工。完成2438萬戶城鄉居民用戶、63.2萬戶商業用戶上門排查。排查自建房1806.9萬棟,其中經營性自建房89.9萬棟,有效管控了一批安全隱患。開展“住建安全在行動”,公開曝光和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扎實推進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專項治理,建筑施工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連續4年雙下降。機構編制配備大幅提升,市級部門單獨設立消防審驗機構比例超全國12個百分點。與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開展合作,努力破解鐵路工程、電力工程消防審驗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