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樊邦平
欲構建人才發展雁陣格局,先要建設若干核心區。
2月23日,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加快構建全省人才發展雁陣格局 推進新時代創新人才集聚高地建設”新聞發布會上,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委人才辦主任李國貴介紹,我省將在人才發展雁陣格局“1+3”區域相關市,選擇高端人才相對密集,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創新企業相對集中,經濟發展水平較好的地方,先行建設若干核心區,以引領帶動全省人才發展雁陣格局整體成勢。
何為人才發展雁陣格局的核心區?我省又將從哪方面著力,推動核心區建設起好步,開好局?
它是人才發展雁陣格局重點中的重點
我省研究確定的人才發展雁陣格局是以“1+3+N”為主要的功能布局,由于區域差異大、發展不平衡等原因,在構建雁陣格局中,難以平均用力,這就要求我們堅持重點突破與全域發展相結合,集中優勢資源,發揮集成效應,重點推進一些基礎條件較好的區域,通過以點帶面輻射引領,實現聯動發展齊頭并進。
李國貴介紹,“1+3”區域相關市的部分地區集中了優勢資源,能發揮集成效應,在這里先行建設核心區,對于整個雁陣格局構建將起到巨大的引領促進作用,它們可謂我省人才發展雁陣格局重點中的重點。
具體到建設布局上,“1+3”區域相關市又將如何建好“核心區”呢?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現場獲悉,作為“頭雁”的成都將重點形成“一核四區一廊”核心區布局,“一核”即成都科學城,“四區”就是新經濟活力區、生命科學創新區、成都未來科技城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基地,“一廊”是成都天府大道科創走廊。
在“三翼”中,綿陽將重點形成“四區一廊”的核心區布局,“四區”包括綿陽高新區、綿陽科技城新區直管區、綿陽經開區、游仙高新區,“一廊”即環校院企創新走廊;宜賓—瀘州則將重點形成“一帶兩城四支點”的核心區布局,“一帶”即宜瀘沿江科創帶,“兩城”是指宜賓大學城科創城、西部工匠城核心區,“四支點”包括宜賓高新區、宜賓三江新區東部產業園、瀘州高新區、瀘州白酒產業園區;南充—達州將重點形成“一帶四區”的核心區布局,“一帶”是指沿嘉陵江—渠江科創帶,“四區”包括南充臨江新區、南充經開區、達州高新區、達州東部經開區。
推出20條支持政策為核心區建設保駕護航
作為先行之區,核心區在建設中不可避免地將遭遇諸多政策瓶頸。這又該如何破題?
李國貴介紹,聚焦解決長期困擾的難點堵點問題,我省將在“1+3”核心區率先試行20條有針對性的支持政策。
具體而言,在編制管理方面,核心區將試行,符合條件的事業單位,在空編率低于5%時,就可以申請核定使用省級人才專項事業編制,以進一步發揮人才專項事業編制的作用;在崗位管理方面,對核心區內有條件的省屬單位,我省將支持其開展自主確定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試點工作;在職稱評審方面,對核心區內的高水平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以及科技領軍企業,我省將賦予其自主開展職稱評審的權限;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我省將在核心區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前非資產化管理改革試點;在科研經費管理方面,我省將在核心區開展省級科研經費“包干制”試點,以此來賦予項目負責人更大的經費使用權……
同時,相關省直部門還將細化制定支持政策的操作細則,研究制定重點事項清單,對“1+3”核心區建設予以重點支持。
“1+3”的有關市也將強化工作舉措,進一步明確政策適用范圍和對象,確保這20條支持政策能夠盡快落地見效,切實發揮核心區的引領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