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ouye > 四川日報

大熊貓國家公園總體規劃發布
2023年08月21日 09:28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曹惠君

  8月19日在青海西寧舉行的第二屆國家公園論壇上,經國家林草局(國家公園管理局)批復印發,大熊貓國家公園等全國首批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正式發布總體規劃。

  《大熊貓國家公園總體規劃(2023—2030年)》提出一系列目標——到2030年,大熊貓國家公園內,適宜大熊貓棲息的面積不少于大熊貓棲息地面積的80%;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穩定增長;大熊貓棲息地斑塊少于10個;森林蓄積量達到2.62億立方米;監測體系覆蓋率達到70%;自然教育受眾人數達到1000萬人次。

  大熊貓國家公園總面積21978平方公里,其中大熊貓棲息地面積1.5萬平方公里。“2021年,大熊貓棲息地范圍內,適宜大熊貓棲息的面積占77%,按照《總體規劃》,到2025年,這個數字不少于77%,到2030年不少于80%。”省林草局相關負責人解釋,為實現這個目標,關鍵是要通過生態修復和保護,提高大熊貓棲息地生態質量。為此,《總體規劃》以關鍵工程為抓手,提出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修復、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河湖和濕地生態保護修復等重點生態工程,強化對大熊貓國家公園內自然生態系統的全面修復與保護。

  截至2021年,大熊貓國家公園內調查到的大熊貓有1340只,占比超過全國野生大熊貓總數的70%。有參與《總體規劃》編制的專家表示,大熊貓棲息地破碎化是大熊貓種群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部分局域種群仍然面臨生存挑戰。

  挑戰直接體現在“割裂”的斑塊數量上——截至2021年,大熊貓國家公園中大熊貓棲息地被“割裂”為13個斑塊。對此,《總體規劃》要求在拖烏山、泥巴山、二郎山、皮條河、土地嶺、施家堡、黃土梁等大熊貓棲息地植被脆弱區域開展長期監測。

  監測任務是找出阻隔大熊貓種群聯系的限制因素和區域范圍,有針對性地構建7條關鍵生態廊道。在此基礎上,通過開展有針對性的生態保護修復,“縫合”原本“割裂”的活動區域,從而促進種群之間的基因交流。

  《總體規劃》從數據基礎入手,提出“一套數據,一個中臺,一套算法,一朵云,一張網”的建設目標。以此為基礎,掌握自然資源動態變化,推動科學保護。四川省大熊貓科學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將技術手段充分運用在日常巡護過程中,《總體規劃》還提出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建設巡護監測員實訓基地,常態化開展巡護能力提升培訓。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培哲)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手机观看 | 久久人人人人玩人爽精品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 | 日本韩欧色色色色色色 | 日本亚洲欧洲色α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