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15日電 (王焱)“再過一個月,這批‘跑山雞’就可出欄了!5月14日一早,巴中市平昌縣蘭草鎮梁銅村村民王在國便早早地來到村集體經濟項目“跑山雞”養殖場,扛著一袋玉米走進圈舍喂養土雞,滿是汗水的臉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每個月工資3300元。”王在國是該村集體聘請的養殖工人,主要負責集體經濟項目“跑山雞”和肉牛養殖任務。他很滿意這份工作,不僅在“家門口”掙錢,還能照顧體弱多病的老人。
“即將出欄的‘跑山雞’有50多只,收入大概有5000多元!痹摯逯Р繒浐滠娊榻B,目前養殖了200多只“跑山雞”,品種主要是麻雞和三黃雞,具有生長快、育成周期短等特點。
如何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梁銅村村兩委經過實地考察,反復研究決定,發展種養業拓寬村集體經濟增收渠道。去年,該村集體利用邊角地、撂荒地種植牧草60余畝,輪換種植水稻、玉米、小麥50余畝,收獲糧食近5萬斤。胡其軍坦言:“糧食養雞養牛,玉米秸稈粉碎后可作飼草,糞便發酵處理后作為農家肥種莊稼,種養循環發展村集體經濟,更有奔頭。”
在“跑山雞”圈舍不遠處,便是肉牛養殖場,一旁的牧草堆碼有序,成排的肉牛把頭伸出柵欄外,正津津有味地吃著才放上去的飼草。2022年5月,該村集體修建了肉牛養殖場,初期投放30頭西門塔爾牛犢。據胡其軍介紹,肉牛長勢很好,今年底可陸續出欄成年肉牛了。按每頭牛賣價14000元左右計算,可收入近50萬元。
整地、收水、平田、插秧……這幾天,胡其軍忙得不可開交,組織村民開展大春生產。
“這一季節插秧有10多畝,村集體收入肯定可觀!卑l展村集體經濟,胡其軍信心滿懷,盤活集體資源,激發村民動力,實行“黨支部+合作社+養殖大戶+農戶”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肉牛、跑山雞、水果、花椒等產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