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3日電 “文明裝修分時段、空調外機不外掛、公共空間不占用、公共設施要愛護、亂停亂放不可取、通氣開氣守流程,這些內容我們已經組織開展文明勸導活動30余次,覆蓋居民2500余人。”近日,成都市雙流區怡心街道,一場公益活動在藕塘社區開展,居民代表彭菊芳發言道。
近年來,怡心街道積極探索民主協商介入安置小區前置性治理路徑,增進鄰里溝通互動,拉近鄰里關系。其中,藕塘社區的藕塘蓮“欣”五方協商隊,成為這一探索的生動縮影。
該社區的荷韻欣苑安置小區于去年6月成功交房,安置居民上萬人。搬進新房是一大喜事,但對藕塘社區來說,大型安置小區的前置性治理也是一件大事、急事。
此前,藕塘社區多方“取經”學習謀劃前置性治理方案,結合社區本土實際,探索出“五方三會四行動”民主協商介入安置小區前置性治理路徑,從預防和干預的角度,用發展的視角規避和解決問題。
所謂“五方”,即自管會、黨員、自組織、微網格員、社會組織等。藕塘社區聯動“五方”,組成了40余人的藕塘蓮“欣”五方協商隊,深入小區收集居民訴求,開展居民見面會、交房部署會、公共議題協商會,梳理出空調外機外掛、公共空間占用、建渣堆放、環境衛生、防護欄安裝、架空層規劃使用等問題30余條,順利完成交房工作并及時回應問題訴求。
此外,該社區還通過“內培+外學”的形式,通過開展“自組織如何參與小區文明宣傳”“協商議事的流程和技巧”“如何策劃開展微行動”等培訓課程,圍繞安置小區管理技巧、居民服務技巧,進一步提升社區兩委、自治組織、物業、管委會等主體參與小區治理和服務的能力。
據了解,怡心街道藕塘社區后續將深化探索“五方三會四行動”民主協商介入前置性小區治理路徑,推動居民持續參與小區協商共治,聯合周邊學校、醫院、企業等資源,為居民提供更加可感可及的暖心服務,不斷增強小區居民的歸屬感,提升生活幸福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