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8日電(譚文婷) 昨日下午,京東方集團2024年度“三八”表彰大會在北京圓滿舉行。成都京東方醫院輸血科主任黃菲榮獲“‘三八’紅旗手”稱號。她為什么能獲此殊榮?今天就來帶大家認識她。
在醫院的生死戰場上,她雖未執手術刀,卻以專業堅守,為患者撐起生命之傘。她,就是成都京東方醫院輸血科主任黃菲,二十余年深耕輸血領域,以零誤差守護生命的巾幗英雄。
“確保每位患者輸血安全,讓每一滴血液發揮最大效能,是‘輸血人’的職責。”她銘記于心,將患者用血安全和保障視為工作核心。
01
巾幗守護
生命之線無差錯
輸血科,是醫院的“生命補給站”,承擔著臨床用血的關鍵任務。黃菲,這位嚴謹的“大管家”,深知輸血工作容不得半點差錯。
她帶領團隊嚴格執行“三關”制度,為每袋血液配上溯源碼“身份證”,確保來源可追溯。嚴格執行雙人雙核配血流程,保證結果精準無誤。在工作中,一旦開啟30分鐘緊急配血綠色通道,離心機聲便如戰鼓,與死神賽跑。
2022年7月,急診科求助,一車禍患者需大量用血。黃菲團隊迅速響應,患者入院不到10分鐘,第一袋救命血已輸入體內。同時,與成都市血液中心緊密聯系,18小時內4次往返,為患者注紅細胞、血漿、血小板、冷沉淀共計102袋,相當于全身換血4遍,成功挽回生命。
為筑牢用血安全防線,黃菲建立輸血不良反應48小時回溯機制,電子上報系統覆蓋全院。她推動建成“智慧輸血”體系,優化血液管理,與成都市血液信息互聯平臺無縫對接,實現信息共享與高效管理,并開啟自體輸血管理功能預警風險。
腫瘤科一位患者需用血,但血液檢測呈陽性。考慮到患者多次輸血史,黃菲判斷其血液中有不規則抗體。為迅速找到匹配血液,她與團隊立即進行血清免疫檢測,通過不規則抗體篩查、鑒定,檢測抗體效價,篩選獻血員等多種嘗試,兩個小時后最終找到了相應抗原陰性的血液并輸入患者體內。
在她的帶領下,醫院臨床用血不良事件同比下降30%,科室連續3年滿分通過省級、國家級室間質評。
02
巾幗引航
熱血長河展智慧
面對供血難題,黃菲展現非凡智慧。她開展開源、節流、替代三維革新。開源上,組織“熱血成都”無償獻血活動,近5年組織院內566人次獻血,獻血量達17萬余毫升。她自己4次獻血共計1000毫升,帶領科室全員參與。同時,大力宣傳無償獻血,發表科普文章、制作宣傳手冊。
節流與替代方面,骨科術中使用再生氧化纖維素止血顆粒、術益紗,減少術后創面出血;多科室開展微創手術,有效節約了血液資源;引入儲存式自體輸血技術,聯合脊柱外科、婦產科實施“血液三步法”,實現血液高效利用。脊柱外科一藏族患者經此方法,術前采集自體血,術中稀釋自體輸血回輸,配合異體血輸入,術后促紅細胞生成素聯合鐵劑應用,減少異體血輸入,這樣既保障了用血安全又節約了寶貴的血液資源,緩解了血液供需矛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