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產大飛機C919、隱形戰機殲20的轟鳴聲掠過西南天際,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簡稱成都航院)正以另一種方式詮釋“航空報國”的深意——這座扎根巴蜀近60載的職教高地,用全國最全的航空類專業布局,編織出一張服務大國重器的技術技能人才網絡。
這里是中國職教“校企校地‘兩合作’、產教軍民‘兩融合’”的先鋒樣本:“政企軍校”共建航空人才培育高地,航空文化與紅色基因深植血脈;“型號牽引、精準對接、超前布局、集群發展”,專業與產業同頻共振;新校區建在四川成都航空產業園,從課堂到企業生產線實現“零距離”正逐步變成現實……學生們走進飛機總裝車間,身著工裝,精研尺寸,在航空發動機葉片加工實驗室磨礪匠心;師生團隊深入中航工業成飛、中國航發成發生產一線,協同企業骨干,直擊工藝難題,為生產流程注入技術活力……堅持“服務航空、服務國防、服務區域經濟”的辦學定位,成都航院把“學校建在產業園課堂設在車間里”,向產業輸送了8萬余名具有家國情懷、嚴慎細實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讓“入學即就業就業有質量”的承諾擲地有聲,讓“航空報國追求卓越”的成航精神賡續傳承。
“從焊槍火花到數字孿生,成航人探索世界的方式在變,報國初心如一。”正如校友座談會上那位參與戰機電纜組裝的技能專家所言,成都航院最動人的“推薦詞”,早已寫在騰空而起的戰鷹翼下,更寫在千萬雙托舉“中國制造”的工匠之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