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為一位30余歲的年輕女性解除了困擾多日的難題。患者因為頸部腫物就診,入院后檢查發現其腫瘤深入到咽旁間隙中,主管醫師告知患者這種腫瘤的傳統手術方法是通過頸外徑路,切開頸部皮膚后直視下切除腫瘤。但患者非常擔心手術后頸部有瘢痕遺留,影響美觀,希望盡可能不從頸部開刀。
醫療組經過詳細術前討論,認為患者腫物主要位于咽旁間隙內側中上部,形態較為規則,故可以嘗試通過內窺鏡從口中將腫物進行摘除。術中,張建輝主任醫師、林小龍副主任醫師通過導航輔助內窺鏡,順利從口中將患者位于咽旁間隙的腫物切除,完整保護了頸內動脈、頸內靜脈及周圍神經。避免了從頸外切開導致術后瘢痕的可能性,也避免了下頜骨截斷導致術后功能損傷的風險,讓患者在重獲健康的同時,留住了自然之美。
咽旁間隙腫瘤是指發生在該區域的腫瘤,可以是良性或惡性,來源多樣,其中80%為良性腫瘤,如多形性腺瘤(最常見)、神經鞘瘤、血管瘤、脂肪瘤等。20%為惡性腫瘤,如唾液腺癌、淋巴瘤、轉移瘤等。由于咽旁間隙位置深,患者早期可能無明顯癥狀。隨著腫瘤增大,可能出現:咽部不適:異物感、吞咽困難,腫瘤壓迫神經可能導致聲音嘶啞、腫瘤侵犯神經或周圍組織時可能引起疼痛。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是集臨床、教學、科研于一體的成都市重點學科,成都市首批臨床重點建設專科,目前科室擁有醫護技術人員55名,其中主任醫師4名,副主任醫師6名,副主任護師1名,其中留美學者及博士后1名,留學回國人員3名,醫學博士5名,在讀博士1名,碩士10余名。 是西南交通大學醫學院、西南醫科大學、川北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科室成立于1949年,經過七十年余的建設,已經朝著大學科、亞專科方向發展,科室建立了5個亞專業學組。目前擁有編制床位91張,2024年四川省臨床綜合服務能力DRGs排名第4名。(吳平華 林小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