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1日電(劉毅 曾曉文)4月10日,川渝粵港澳自然教育合作交流會暨系列活動在汶川縣映秀鎮舉行。此次交流會旨在加強區域間自然教育領域的溝通協作,推動自然教育事業的創新發展。

會前,參會嘉賓及領導前往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參觀體驗了大熊貓國家公園(汶川)開放日活動,此次體驗為嘉賓們揭開了當地自然教育的神秘面紗,讓大家近距離感受自然教育與生態保護的融合魅力。
會上,四川省林業和草原調查規劃院景觀資源規劃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李太兵、重慶市林業局宣傳處處長蘭雪蓮、廣東省林業事務中心副主任黎明,分別就四川、重慶、粵港澳大灣區自然教育發展現狀與特色進行了深入分享,為參會者勾勒出各地自然教育的獨特風貌與發展脈絡。案例分享環節更是精彩紛呈,各地代表依次分享了各自領域內自然教育的優秀實踐案例,從多元視角展現了自然教育的創新模式與成功經驗。

在分享交流環節,主持人引導參會人員圍繞社會力量與全民參與縣域自然教育發展展開現場交流發言,大家各抒己見,碰撞出思想火花,為自然教育的未來發展凝聚智慧。廣州市粵港澳大灣區自然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陳志強表示,汶川和臥龍在大熊貓保護宣教上面所做的諸多的工作,包括建設了汶川自然教育總校,建立研學課程以及開展野生動植物的科普等。希望能夠把國寶大熊貓以及它的家鄉神樹坪帶到粵港澳大灣區,讓更多的生活在大灣區的孩子們不止在動物園和電視屏幕里面看到大熊貓,也能來到汶川,來到臥龍現場學習感受。
此次川渝粵港澳自然教育合作交流會的成功舉辦,搭建起跨區域自然教育交流合作的橋梁,有力促進了川渝粵港澳地區自然教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推動自然教育事業邁向新臺階奠定了堅實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