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四川新聞4月12日電 (唐倩)4月12日,由成都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主辦,四川省老伙計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來學‘針’功夫”蜀繡傳承體驗系列活動第七、八場在成都市新都區(qū)錦門4A級景區(qū)陳德兵蜀繡大師工作室成功舉辦。

60余名市民齊聚一堂,在蜀繡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陳德兵、陳曉亞兩位老師的指導下,親手體驗蜀繡技藝,領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獨特魅力。
活動巧妙融合流行樂曲與非遺技藝,以李宇春經(jīng)典歌曲《蜀繡》歌詞“芙蓉城三月雨紛紛,四月繡花針”開場,瞬間點燃參與者對蜀繡藝術的詩意想象。陳德兵以《蜀繡》歌詞為引,解讀蜀繡與巴蜀文化的深厚淵源。陳曉亞則通過作品賞析展現(xiàn)蜀繡“針法細膩、色彩典雅”的藝術特色。
現(xiàn)場為每位市民精心準備了蜀繡DIY研學包,包含扇架、針、線、剪刀等基礎工具。在兩位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的指導下,大家逐步掌握工具用途、絲線選擇、穿針技巧、走線規(guī)則等知識,并下完成熊貓輪廓的繡制。
參與者中既有退休阿姨,也有年輕學生和親子家庭,大家全神貫注投入創(chuàng)作,現(xiàn)場飛針走線、笑語不斷。“哈哈哈,我的熊貓耳朵一大一小!”跟著媽媽來體驗的小朋友興奮地展示自己的“佳作”,瞬間吸引大家紛紛比較,各式丑萌熊貓橫空出世,歡聲笑語點燃了整個蜀繡課堂。
“蜀繡果然不愧為四大名繡之首!沒點‘針’功夫還真是繡不來。”參與體驗的群眾紛紛表示,在體驗中收獲了快樂,也領會了技藝傳承的不易,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對匠心的堅守投以深深的敬佩。

作品完成后,學員們手持自制團扇合影留念。一位穿著漢服前來體驗的小姐姐格外搶眼,“蜀繡太美啦!”她舉著團扇自拍稱,“我要通過鏡頭讓大家都看到蜀繡的美。”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陳德兵、陳曉亞非常支持,甚至希望參與者都將作品曬出去,能有更多人關注蜀繡,成為蜀繡的粉絲和傳播者。
據(jù)悉,蜀繡傳承體驗活動通過媒體宣傳、口碑加持持續(xù)升溫,掀起了大眾關注非遺、學習非遺、熱愛非遺、傳播非遺的熱潮,截至目前已有近萬市民咨詢了解,更有不少熱心朋友想要參與非遺職業(yè)化學習。
“市民朋友的熱情舉動,正是活動舉辦的目的和初衷!我們一定持續(xù)舉辦,做好鏈接非遺與公眾的紐帶和橋梁。”活動主辦方有關負責人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