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吳亞飛
“小到不能走、老到九十九,今后看醫生、遛娃、運動、創業……到喜樹路社區,一站全解決!”1月20日,記者從成都市錦江區三圣街道喜樹路社區獲悉,錦江區首個“全齡友好公園社區”即將亮相。

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發現,“喜樂薈”三個紅色大字落地門口綠化帶中,天府之家喜樹路社區綜合體內外部裝飾裝修已接近尾聲。
據悉,該社區綜合體規劃有A、B、C、D共4棟建筑主體,包括社區便民、文化、體育、教育、醫養五大特色場景,總建筑面積18000平方米,預計2021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
搭建區域化黨建
滿足全齡業態需求
在喜樹路社區綜合體的建設和打造過程中,三圣街道黨工委聚焦“補周邊生活服務業態短板,強社區公共服務弱項,提高居民生活服務品質”主線,推進全域黨建融合,實施無邊界服務,力爭在居民家門口打造一個優質、優惠、便捷的公共服務和生活服務社區綜合體。
為此,在項目建設前期,喜樹路社區黨委開展了3輪消費需求調查,梳理了適宜進入社區綜合體的業態建議清單,并研究制定了個性化、精準化的喜樹路社區綜合體的業態功能設置細則,確定了便民服務、文化、教育、醫養、體育五大類型業態。
最終,喜樹路社區黨委建立“113”工作路徑,即:構建社區綜合體1個全域黨建核心,創建1個全齡友好公園主題社區,打造15-10-5分鐘三級公共和生活服務圈,努力建設以全齡友好為特征的幸福美好生活社區。創新實施社區綜合體“公益7+商業3”業態配置模式,總體規劃布局五大特色場景,打造便民服務中心、衛生服務中心、智慧治理中心、社區發展治理中心、市民文化活動中心、社區美遇空間、體育教育空間、喜廚美食空間、嬰幼托育空間、少兒科創空間、青少年教育空間、青年雙創空間等“5中心7空間”,共享社區居民新生活,共建全齡友好和諧社區。
打造社區新場景
拓展全齡服務半徑
如何吸引年輕居民參加社區活動、參與社區建設,以滿足其對品質生活的需求?
“在此之前,我們引進了桉樹林文化傳媒公司,每年都會舉辦雙年展、名家書畫展等有影響力的大型藝術活動,為周邊的居民提供一個藝術鑒賞和文化體驗場所。”喜樹路社區黨委書記楊青松介紹,即將投入使用的社區城市創客,正是桉樹林文化傳媒公司與社區共建的省級創客空間,該中心設置了植染、陶藝、剪紙、大漆工藝、5G直播間等項目,將為在孵企業和創業個體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一站式創業服務。
喜樹路社區幅員面積約0.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萬人,社區綜合體引進了優質醫療團隊,并鏈接華西附二院、成都中醫藥大學、溫州醫科大學高端技術管理團隊等資源,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社區食堂”則是另一大亮點。楊青松介紹,為滿足周邊上班年輕人、獨居老年人等群體的用餐需求,喜樹路社區與餐飲企業一道成立了社區食堂,同時設立了養老服務金卡消費點,將為轄區老年居民提供低價公益餐。
引入專業化資源
營造全齡教育氛圍
在便民服務中心大廳,無論是大廳的文化墻還是公共區域的指示牌,“喜”文化的元素皆巧妙融入,成為喜樹路社區的IP。
針對不同年齡段居民的教育需求,社區將聯合引進的北京大學愛爾福托育、佳陽教育全科教培等優質教培機構,提供0-3歲嬰幼兒托育、6-18歲青少年文化課、藝術培訓等,進一步解決轄區雙職工家庭“430”托管的難題。此外,這些教培機構每年將會向居民免費提供幼兒早教、親子特色課、成都名校解讀、高考自愿填報等48次社區公益課程,服務于轄區各階段的學生們。
社區綜合體建設初期,社區積極響應“愛成都迎大運”的號召,引進專業體育機構甲沐體育,與其攜手打造社區級品牌健身場館。據介紹,場館內將設置符合全齡段的體育活動,以及科技健身、機器人競技等項目。除了定期舉辦專業和業余體育賽事,還將向居民免費提供跆拳道、街舞、瑜伽、機器人競技等社區公益課程,打造全民健身社區運動品牌。
“接下來,諸多亮點項目也將陸續入駐社區。我們將全力推動項目建設提質提速,力爭早建成早投用早惠民!”楊青松表示。
錦江區委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