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自貢彩燈“照亮”世界
項目名片
自貢國家文化出口基地
自貢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立足自貢彩燈、仿真恐龍特色產業,深入實施“文創小巨人”和文化出口領軍企業培育計劃。2019年基地企業超2000家,規上文化企業76家。其中,累計36家企業、13個項目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
2019年,基地企業在33個國家80余個城市舉辦燈展102場次,實現文化出口4211萬美元,文化服務出口2261萬美元。
一線看進展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文銘權 秦勇
“每天有300多名員工為中華彩燈大世界抓緊制作燈組。”記者走進自貢燈彩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只見一派繁忙景象。車間負責人張勇介紹,春節后將上馬好幾個國內外彩燈項目,屆時員工將超過千人。
自貢燈彩集團位于剛入選“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的自貢高新區。作為自貢文化出口領軍企業培育計劃中的龍頭企業,該企業積極應對全球疫情,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破難題
“零到場”也贏得國外市場
“我們把今年定位為恢復期,將如期履行20多個國外項目。”自貢燈彩集團董事局主席黃德春說,自貢彩燈已在國外50多個城市、國內500多個城市,舉辦以“中國彩燈節”為品牌的文化交流展覽展出活動1000余場次,海外受眾超1億人次。
2020年全球疫情發生后,自貢彩燈國外訂單紛紛推遲或取消。自貢彩燈怎么出展?黃德春說,關鍵時刻,企業獲得300多萬元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政府還積極幫助協調貸款,解了燃眉之急。
在我省制定《關于支持國家文化出口基地(自貢)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基礎上,自貢出臺關于促進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發展的若干政策,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同時落實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穩定外貿發展九條措施。
自貢成立彩燈產業專項基金。去年前三季度,全市彩燈、仿真恐龍文化企業貸款1.14億元。在自貢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辦公室指導下,自貢燈彩集團改變過去派員前往組裝、維護方式,通過互聯網視頻遠程指導,提前在舉辦國所在地培訓一支專業團隊,由他們負責開展展演等相關服務工作。同時,企業技術團隊加強技術創新,促進燈組便攜化、小型化,以適應新形勢下的彩燈安裝。
2020年10月17日,法國圖瓦里彩燈項目如期開館。中國參與組建工作的員工實現“零到場”,全程遠程培訓、指導圖瓦里當地10多人的電力工程師團隊完成組建。這一模式,在隨后的荷蘭恩斯赫德市等幾次燈會上,成功復制。
勇作為
“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
1月15日一大早,自貢燈彩集團設計師熊騰龍趕往設計室,抓緊時間為預計今年10月展演的丹麥哥本哈根燈會項目做策劃和設計。這將是自貢彩燈在丹麥的首次展演。
“我們要加大國際市場拓展步伐。”負責海外業務的自貢燈彩集團副總裁李仲文介紹,集團在加拿大派駐了一個由10多名專業人才組成的國際市場拓展團隊。去年,該團隊簽訂項目6個,經營額度達5000萬元。而另一個拓展團隊已在成都成立。去年底,自貢燈彩集團在成都設分公司,招聘10多名小語種外語人才。
自貢燈彩集團的底氣,源于近年來自貢強力實施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的若干舉措。
早在2016年7月,自貢將17家知名彩燈企業整合成立自貢燈彩集團,按照“一總部多園區”發展布局,加速文化產業集聚發展。實施“彩燈+”“+彩燈”計劃,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北京冬奧組委會、成都大運會組委會等深化戰略合作。依托服貿會、廣交會、西博會等平臺,大力拓展基地彩燈國際市場,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
自貢還夯實人才支撐,推動彩燈專業學科建設、創新彩燈人才引進、培育和儲備機制。四川輕化工大學創辦彩燈學院,去年已招收本專科學生260余名。
抓項目三十六計
加快文化資源變產業
聚焦“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加快建設中華彩燈大世界、恐龍文化科技產業園等一批龍頭項目。
創新推進國際傳播
大力推進業態創新,促進文化與旅游、科技、制造等相關產業深度融合,與知名展會、賽事、論壇、節會等緊密結合,創新推進國際傳播。
聚合基地建設新動力
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與成都、重慶等地上下聯動、左右協同,形成強大推動合力,高質量建設自貢國家文化出口基地。